72年,看苏72变|深情表白“我的国”,沉浸式滋养家国情怀

在历史与当下的碰撞中,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点燃观众热情,“全民偶像”带动全新文化潮流,并引发红色文化打卡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博物馆热联动国潮,演出融汇戏曲与非遗,打破空间藩篱带来沉浸式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感悟党史、礼赞祖国,回望历史,关注当下人们的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和文化从业者,听他们分享自身的体验。





变化1:

《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功勋》,

影视联动塑造“全民偶像”

今年国庆长假,你在家门口的电影院遇到多少熟人?“和大多数人一样,看电影和旅游是过节的主要文化消费方式。”对南京艺术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余泳来说,回顾每十年大庆精心推出的片子,其中有不少值得一看。

比如,1959年有十多部献礼片,《五朵金花》《林则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家铺子》等都是电影史经典;从1969到1979年改革开放,《小花》《生活的颤音》应运而生;1989年《开国大典》百看不厌;1999年,有《横空出世》《黄河绝恋》等;2009年,《建国大业》云集众多明星加盟的创作手法延续到至今。

余泳说,可以感受到的变化是,深植的文化自信和喷涌的创作热情,让近年来几乎每年国庆都有爱国题材的影片推出,不仅题材多元,挖掘历史的维度也逐渐深入。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弹齐发;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夺冠》等;今年,《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致敬英雄,回望历史,续写家国情怀,看电影成为长假期间“全家总动员”的集体文化消费方式,热闹又回到了电影院。

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国庆档电影《长津湖》,票房一骑绝尘,总票房有望突破50亿元,为国产电影市场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与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等相关话题不断发酵,带动9.2分经典《冰血长津湖》等相关题材纪录片重回观众视野,带动大家与先辈共情。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新主流大片、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佳作频出,在不同的平台激发共鸣,点燃观众追剧观影的热情。从《觉醒年代》到《山海情》、《跨国鸭绿江》,到今年国庆期间热播的《功勋》,主旋律题材的叙事手段、创作方式不断突破,让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功勋人物,成为可感的“顶流偶像”,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

正在热播的《功勋》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拿到豆瓣9分,也引发话题:《功勋》能否成为下一个《觉醒年代》?首个单元故事《能文能武李延年》,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夺回并坚守346.6高地为故事背景,展现英雄人物李延年在战场上能文能武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战略,就与热映电影中的抗美援朝故事形成联动。

宏大叙事、家国情怀的书写与表达占据银幕荧屏中央,主流价值观通过对个体家国情怀的细腻呈现,完成了对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群体的化育与影响,接通了年轻人了解、学习党史、革命史的艺术通道。



变化2:

党史展、烈士陵园、路牌,

打卡红色景点致敬家国情怀

不仅如此,从影视到线下参观展览,还实现了浪漫联动。过去国庆期间,单位会组织各种游园活动,现在大家自发去打卡各种红色景点。10月5日,国庆长假第五天,参观者络绎不绝,“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国庆长假五日参观超五万人。一个“国”字是此刻最真诚的表达,一笔一画勾勒出中国人愈加澎湃的爱党、爱国之心。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巡展·南京”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全国百位书坛大家用笔墨倾情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生动故事。站在自己书法作品前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回忆起父亲的故事。父亲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曾经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身负重伤,一块弹片留在他的胸口一辈子。直到父亲96岁过世,从骨灰中找到这枚伴随了父亲70年的弹片,最终把它捐给了江苏海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孙晓云感叹,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于50后这一代人,家国情怀早已根植在我们内心,融进我们的血脉,形成一种自然流淌的状态。国和家是不能分开的,国就是家,家就是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怀。”

电影《长津湖》中,演员欧豪饰演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一幕,戳中无数观众泪点。杨根思是泰州泰兴人,在泰州,越来越多市民在观看《长津湖》后,走进杨根思烈士陵园,缅怀烈士。

对年轻人来说,“觉醒年代”续集就是当下的幸福生活。国庆期间,安徽合肥“延乔路”路牌旁又摆满了群众自发献上的国旗、鲜花、留言卡片,国人不仅祝福烈士陈延年、陈乔年,“阿延、阿乔,国庆快乐!”还纷纷留言,“你们从未离去,山河无恙,盛世如愿。”“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变化3:

阅读、逛博物馆,艺术展,

传统文韵链接现代艺术

采访中,有南京市民告诉记者,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到江浦都要半天时间,无法走得更远。国庆主要是城区旅游,游玄武湖和中山陵。现在条件好了,文化消费更为多元,假期既可以选择用脚步丈量“诗和远方”,也可以足不出户一览大千世界。

“水韵江苏”氤氲流淌着千年文韵,国庆期间,家门口的热门打卡地吸引大家去打卡。今年8月底,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公布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2个,长江路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夫子庙步行街、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等多处入选其中,千年文脉、城南人家,成为主客共建共享的公共文旅空间。

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2021南京文学季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商业、城市场景,带来持续三个月的全景式城市文化IP体验盛会。国庆期间,许多人选择图书馆里过个充实假期,南图每天有超过4000人入馆。南京不仅书店林立,邂逅“最美书店”、诸多新型阅读空间也让人们转角遇到书香。

徜徉在玄武湖的书香公园、幕燕风景名胜区的文旅融合阅读实践基地、熙南里街区里的“南京共享图书馆”,让读者感叹,“长假真美好,阅读资源与湖光山色相伴。”信用智能借阅柜还能“刷脸借书”,文旅数字阅读机可以提供近万册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扫码数字阅读服务。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到以博物馆文物和文化遗存为原型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文化综艺出圈,三星堆考古发掘惊天下,博物馆热潮携手国风国潮不断发酵。

大众文化层次和审美持续提升,对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从门可罗雀到游人如织,逛博物馆悄然形成了新兴的生活方式,穿汉服、吃文创雪糕,买文物盲盒,参与文博研学活动,成了逛博物馆的标配。

国庆长假期间,三星堆博物馆每天的门票都在当天上午售罄,除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面具、戴金面罩铜人头像之外,新出土的3件文物也搬进了展厅,形似奥特曼的青铜戴尖帽立人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精美的鸟形金饰片,成为观众拍照打卡的焦点。南京博物院门口,预约等候入场的观众排起了长龙,而因为预约已满无法入内的观众,还在等待有人退约。

古城南京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采访中,传媒行业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在高淳看大地与艺术交融;关注长三角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个展来宁,其中有世界上最贵的版画《简单的一餐》、画家生前亲笔签名的彩绘版画《卡纳尔斯夫人》、针对人体的立体主义实验巨型油画《格尔尼卡》等等,“我更重视艺术体验,这些都给古城南京注入现代感。”





变化4:

大剧院、园林、直播,

艺术盛宴无所不在

秋色渐浓,一年一度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也在江苏的城乡大地上演好戏连台。从9月开始,艺术盛宴将持续近3个月。江苏原创舞台剧目陆续亮相,百年风云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舞台次第打开,不仅传承革命精神,谱写红色故事,抗疫精神也是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脱贫攻坚精神则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开幕大戏是由南京市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摇曳的秋千》,通过讲述科学家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峥嵘岁月,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由无锡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歌唱祖国》,以轻喜剧风格揭开王莘创作这首爱国金曲的心路历程;由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的话剧《白马河畔黑马村》聚焦乡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转变;《芦苇青青菜花黄》用不说话的杂技艺术再现“华中鲁艺”往事;《谷家大事》取材于“江苏第一捐”——建湖 “正清米业”正月初五向武汉捐赠大米的真实事例等等。

不仅如此,剧场在当下早已延展空间,你既可以在田野看芭蕾,小剧场更是以多种形式遍地开花。东林先贤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享誉海内外。如今的无锡东林书院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建筑,你还可以在“东林拾忆”小剧场,欣赏沉浸式演出。经典的锡剧片段、评弹、民乐演奏穿插在东林书院的亲水平台和小桥流水间,市民游客边赏景、边听曲,感受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国庆期间,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与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园林景观完美融合,浓缩诗文、绘画、街巷、流水、藕荷、石桥钩织的苏州市井生活的简约图景。制作人萧雁说,“演出是联通古人和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沉浸式观赏方式接近于古人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里逛园子。这样的社交既非常古典,又特别当代。”

家门口观剧看展,云端上遨游现场,也为观众提供更便捷的互动方式。作为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会演剧目之一,大型红色锡剧《刘胡兰》在宜兴人民大剧院成功演出,在当地掀起一股红色旋风。其背后,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发展故事为传统戏曲打入强心针,不仅采取多种组合和演出模式,还打通戏曲产业链,拍电影、打造“金陵幻夜·意境愚园”的沉浸式演出。在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锡剧团团长周东亮看来,戏曲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全方位扎根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多媒体时代,大家的观赏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一名观众的身份看大家的演出消费,周东亮告诉记者,“这为不方便进剧场的戏迷提供便利,可以看直播,登陆随时看戏的平台,当下欣赏戏曲变得更加多元。我们现在只要有新戏,也会推出多种形式。”周东亮并不担心这会影响着大家走进剧场。“多元呈现是好事,但剧场看戏的震撼和代入感,还是直播无法取代的。”



不变的是,深情表白“我的国”

文化消费的变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家生活的方式以及审美理念。什么是变化中的“不变”内核呢?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无论时代潮流如何流转,这始终是72变中的不变量。“我爱你,中国!”是国庆长假最深情又最现代的表白。

当下文化产品也肩负着用更为创新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自信的重任。当下中国速度使年轻人深感国家的强大,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由此,拥有多元文化审美,热衷于网络表达的他们,已然成为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其中许多人乐于承担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身体力行让更多人认识和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在拥抱民族文化、表达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文化国货”才能进一步破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原标题 72年,看苏72变|深情表白“我的国”,沉浸式滋养家国情怀

融媒体编辑 袁玥

责任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