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江苏盱眙:生态优先,农业产业化快马加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淮安市盱眙县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该县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融合产业功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马加鞭”。

生态优先,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盱眙县马坝镇地处洪泽湖南岸,全镇拥有耕地25万亩,其中沿湖近水土地面积近10万亩。全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沛,是传统的粮食丰产区。近年来,马坝镇对标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方向,变过去的“一稻一麦”传统种植方式为一稻三虾“虾稻共生”模式,耕地亩均收益净增超2800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提升。目前,全镇“虾稻共生”种养面积达12.1万亩,百亩以上规模的养殖户达357户,另有“虾藕共生”种植面积2400亩、“虾芡共生”种植面积3600亩。在此基础上,马坝镇借助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工作站、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分中心、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智慧农业管理及监控平台等力量,在镇内老旧街区建立了5000亩“虾稻共生”试验示范基地,有效提升综合种养技术水平,种植生产盱眙“龙虾米”,提高“虾稻共生”产业附加值。

科技驱动,农业产业创新求特

马坝镇以农业产业化为“指挥棒”,加大与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淮安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走创新求特之路。得益于此,过去以种植西瓜为主业的马坝镇观音寺社区周边地区,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全球西瓜育种首席专家张兴平教授指导下,摸索适宜本地西瓜生产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不同地块茬口生产衔接的轮作模式,实行瓜稻、瓜菌、瓜菜等轮茬种植方式,成功破解了因重茬种植带来的系列问题。如今,马坝镇出产的苏梦系列小果型西瓜,深受市场青睐,马坝西瓜科技产业园被授予“好基地”称号。

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富民兴村

马坝镇狠抓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党组织助推,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奔向现代化的坚强战斗堡垒。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思路,马坝镇衡西村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建成了48个总计2000多亩的标准化连片螃蟹生态养殖池塘,养殖的螃蟹肉嫩膏肥,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都市,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20多万元,带动20余户农户共同致富。三官、马庄等村居则通过盘活村集体土地和水面资源,发展芡实种植产业,已种植芡实3000多亩,不仅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之路,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白鹤村另辟蹊径,发展沿路观光采摘农业,引进种植大户种植葡萄、樱桃、桑椹等农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此外,盱眙县还依托大云山汉王陵的开发利用和正在兴建的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持续丰富农旅融合产业内涵,带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以实际行动争当融入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马贝)

融媒体编辑 管艳

责任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