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旱改水,改出淮安新“田”地

金秋淮安,千里沃野,稻谷飘香。你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安秋收的主角还是玉米、山芋等旱杂粮。此后的几十年里,淮安实施旱改水,即旱田改水田或旱谷改种水稻。淮安市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淮阴专员公署批准成立淮阴专区旱改水办公室的文书档案,见证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农业大改革。经此转变,淮安逐步成为稻米主产区,跻身全国粮食高产区。

1966年5月6日,淮阴专区旱改水办公室成立

改“田”换地开启新篇章

事实上,淮安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面积广大,有诗可为证。白居易在《早发楚城驿》中写道:“荷塘翻露气,稻陇泻泉声”;刘禹锡作《送李中丞赴楚州》感慨:“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

但由于黄河夺淮和战争等原因,淮安境内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洪、涝、旱、渍、碱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淮阴地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使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当时以旱作物为主的布局下,涝、渍、盐碱灾害成了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1956年,春涝接夏涝,平均亩产仅78斤,又回到1949年的水平。

放眼江苏地区,当时农业生产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江苏省委决定施行以“沤改旱、旱改水、单改双、籼改粳”为内容的农业改制。旱改水主要在淮阴、徐州地区。1957年,全省旱改水工作会议结束后,淮阴专区开始大规模旱改水。

1958年淮阴县渔沟公社旱改水水电站

周总理指引旱改水方向

“淮阴地区的旱改水由于面积大,改制难度最大,是史无前例的农业生产革命,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投入的人、财、物力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2019年,曾任淮阴县(市)农林科(局)副局长、淮阴专署种子站站长、淮阴市农业局副局长的俞祝成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参与了江苏地区这场历史性的生产革命。

刚开始,淮阴地区提出“吃穿不愁干劲大,明年水稻超苏杭”的口号,但由于1958年秋冬才开始河网化运动,以及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水稻面积很不稳定。

1958年夏天、冬天,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接见家乡的领导同志。他听完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办农业,要抓好水利,搞河网化,要配套,能排能灌,还要抓好作物改制,步子要稳,旱改水是方向。”在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下,到1960年,淮阴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78万亩,成为20世纪60年代旱改水面积最多的一年。但囿于资金投入、水利措施跟进等问题,1961年至1963年,很多改稻的田又回旱了,群众情绪低落。

这段时间的旱改水并不顺利,但深化了人们对“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规律的认识。

1958年淮阴县渔沟公社旱改水

贫瘠之地变鱼米之乡

1964年后,淮阴地区继续旱改水种稻洗盐。1966年5月6日,淮阴专区旱改水办公室成立,当年水稻发展到83.12万亩。到1970年,已达165.8万亩。这一阶段,凡是改水稻的田,盐分显著减少,产量增加,农民初步尝到了旱改水的甜头。

1970年8月,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召开,提出加快旱改水,继续大面积推广种稻洗盐。凡旱改水栽水稻的盐碱地,全变为脱盐碱的好地,水稻单产提高到900斤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淮阴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旱改水的步伐。到20世纪90年代初,淮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650万亩,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110亿斤左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管伟法  摄

进入新时代,淮安积极培育粮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创成“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淮安市被评为全国首个“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今年,“淮安大米”荣膺“中国好大米”前三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淮安由一片贫瘠之地到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农业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旱改水功不可没。

融媒体记者:刘权

通讯员:李洁 顾文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