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铺就幸福之路 荷都金湖绽放 “富民之花”

不论是驻足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荡,还是徜徉在“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水杉林,或是荡漾在“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白马湖,“三湖环绕,万水蕴情”的水乡金湖,总能让人感叹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和环境优势。通过旅游带动,荷藕、龙虾等湖鲜美食声名远播,“鲜美金湖”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带动全县3万人从事荷藕、龙虾产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第一。

以水为媒,稳步构建全域旅游“金湖模式”

金湖县用全域旅游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通过“政府主导、行业融合、多元投入、群众参与”的全域旅游推进模式,带动了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环境优化、群众增收,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域旅游党工委、全域诉调、全域公交、全域导览、全域绿道、全域厕所革命、全域旅游推进办等改革创新举措,实现从一张白纸到亮点纷呈、从旅游洼地到水美天堂的精彩蝶变,构建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据悉,金湖县坚持全域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互融并进,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开展“点亮、添绿、净脸”专项行动,实施“引水润城”“纳湖入城”等重点城建项目,重点打造城乡样本河道,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了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金湖围绕300公里金湖绿道布产业、建项目、调空间、优功能、兴民生,形成了一批沿线旅游富民产业集聚组团。

300公里全域绿道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道、产业大道、富民大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乡贤能人投身旅游业,涌现出金绿源、三禾麦可兔、一品葡萄园、十里果林、黄庄等先进典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热潮。

以节促旅,创新打造乡村旅游“金湖特色”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金湖活动现场,30多名采藕工身着皮衩一字排开,手执采藕高压水枪同时起藕,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为丰富全域旅游发展内涵,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金湖以“荷”为媒,以“节”会友,创新打造中国·金湖荷花节,成为集经贸招商、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成为推广金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此外,为进一步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联盟体制机制优势,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与南京都市圈叠加优势,深化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今年7月,“淮”抱梦想、“金”绣杉荷第2届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旅游嘉年华与第21届中国·金湖荷花节合并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旅游高峰论坛、淮河生态经济带非遗及农特产品创意集市等特色活动,更是将金湖乡村旅游发展的朋友圈扩大到淮河生态经济带5省29市。

金湖韵,韵在金湖水;金湖美,美在金湖景;金湖香,香在金湖味。金湖走出“乡村越美丽——产业越兴旺——群众越幸福”的旅游振兴乡村道路,呈现出品质化、特色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的趋势,成为挑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金扁担”和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

以旅富民,大力创建乡村振兴“金湖样板”

“请品尝一下,荷叶茶味甘清香、沁人心脾,有清热养神、敛液止汗等功效,颇受广大女同志喜爱呢!”白马湖土特产专业合作社社员向游客热情介绍。

立足游客“看杉看水、品虾品蟹”市场需求,金湖县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以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花卉观赏等为内容的农业观光旅游,成为旅游富民主力军。

金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提升集体经济。旺屯社区流转土地2000亩,实现收益190万元,土地租金收入增加47元/亩。依托现有周边产业发展,吸纳附近居民就业65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荷花荡社区经营170亩蔬菜大棚、2330亩荷藕龙虾套养,2020年村农业合作社盈利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86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56万元。

围绕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金湖县积极培育龙头产业和特色品牌。目前,全县拥有“金湖大米”“金湖芡实”等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3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品牌380个,农业“三品”生产面积占比稳居全省第一,“金湖大米”“金湖芡实”“金湖荷藕”“金湖蒿茶”“金湖龙虾”等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农特品牌直通国内大中城市,全县有10万多人从事相关产业,农产品商品化率达60%以上,金湖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绿色粮仓”。依托金湖荷藕、蒜泥龙虾两大产业,发展“太明龙虾”“老龙窝”等涉旅规模商贸、餐饮、加工企业50余家,全县龙虾总产量达6605吨,金湖蒜泥龙虾全国加盟店超2000家,荷产业、龙虾产业对GDP的贡献超30亿元,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段世静 张书浩 张恒玉)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