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交通赋能枢纽城市 枢纽城市孕育枢纽经济

我市已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枢纽城市框架,为发展枢纽经济提供强力支撑

淮安自古以来因漕运而兴、因海运而衰,近代以来,又因缺乏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运输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一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交会点为单一交通枢纽,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组成的交会点就是综合交通枢纽)。公路运输方面,已成为全国公路运输枢纽,以淮安为中心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铁路运输方面,跑步进入高铁时代,打造“米”字型高铁,6条高铁正线都从淮安东站引出,可连通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将由区域性枢纽上升为国家级铁路枢纽。内河航运方面,高等级航道纵横交错通江达海,淮安港被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内河港口吞吐规模全国领先。航空客货运方面,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已被定位为中国东部沿海航空货运枢纽、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长江三角洲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成员。淮安城乡交通便捷高效、四通八达,形成县、镇、村三级公交网络。我市被国家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之间的主轴路径节点城市,奠定了我市枢纽城市的地位。

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为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大动能

如果把发展枢纽经济比喻为“过河”,那么枢纽交通和枢纽城市就是“过河”的“桥”和“船”。建设现代化的枢纽交通和功能完善的枢纽城市,可以更好地促进枢纽经济的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畅通内部循环,发展多式联运。

我市“公、铁、水、空”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在发展枢纽经济中,一方面要各自补齐短板,做大做强,同时要完善内部循环机制,强化多式联运,提升综合经济效益。依托内循环,强化大循环,构建双循环的区域物流体系,如公铁联运、航铁联运、公水转运,推进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发展,减少公路尤其是大宗产品公路长距离货运量,减轻公路网运输压力,提高综合运输系统整体效率。稳定开行淮安至宁波港、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争取开通淮安至连云港港海铁联运班列。在发展多式联运中健全互信互认互通机制,着力推进“港口、机场、火车站、高铁站、长途汽车站”无缝接驳,探索“一次委托”“一次保险”“一单到底”“一次结算”全程服务模式,实现通道覆盖区域内贸易、物流、金融、安检等互信互认互通。把我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内国际的通道相连,贯通东中西、覆盖海陆空、连接海内外,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连通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等交通通道,助力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统一大市场,使更多人流物流加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二)壮大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货源。

近年来,淮安大力发展“333”主导产业体系,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制造业主导产业;生态文旅、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三大服务业主导产业;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大量货源。另外,苏北、苏中、鲁南、皖北等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子产品、高端装备制造等物资都为淮安发展枢纽经济提供充足的货源。淮安航空货运机场可以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资源,多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溢出效应,把淮安本地和苏中苏北核心腹地在上海浦东机场的货源争取过来,随着淮安机场货运航线和到达城市日渐增多,还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首选淮安货运机场。

(三)加快园区建设,提供平台支撑。

淮安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围绕铁路、水路、空港建好相关园区,是淮安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载体,经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果,还需要不断推进。围绕淮安机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淮安高新区、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空港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都在平稳运行。今后,围绕机场的这几个园区还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电子商务等核心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及花卉种植、鲜活水产品养殖等支撑产业集群,培育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等带动产业集群。依托东站高铁枢纽,建设高铁商务区,做强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三大优先型产业,做大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两大成长型产业,培育科技服务、都市工业两大潜力型产业,重点发展物流、商务、商贸等核心产业集群,成为拉动淮安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依托内河航运枢纽,建设临港产业园,发展航运物流、集散分拨、仓储配送等高附加值产业,构建现代化综合性的内河航运体系。加快推进黄码港临港新城建设,形成以产业开发、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和商贸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经贸平台。

(四)发展物流网络,带动枢纽经济。

我市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600家企业从事物流业务,各县区也陆续启动或规划建设了区域内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今后还要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一要依托四大枢纽发展物流。目前,我市公路和水运承担了很多中长距离货物及大宗货物运输,铁路枢纽和航空货运枢纽的物流潜力巨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加强高铁货运和航空货运能力建设。高铁货运可以利用不带旅客的高铁来运货、在空置的部分大件行李存放处随车带货,或选择一些上座率不高的时段和线路,腾出车厢做货运。航空货运要逐步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航空货运设施布局,形成通达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体系。二要招引更多物流企业来淮设点。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电商、快递业务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始向枢纽集聚型的方向发展。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纷纷在全国布点,抢占重要城市节点,建设自己的物流航空货运中心或枢纽。比如,顺丰集团在鄂州、京东集团在南通、圆通集团在嘉兴建设自己的货运机场,其他物流企业也在中小枢纽城市布点。我们可以制定优惠政策,注重招引各类物流企业来淮设立物流分中心,带动全市物流业的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城乡配送体系。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完善寄递基础设施,鼓励快递企业在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建立合作网点、互相开放自提网点。鼓励邮政企业向快递企业开放乡镇邮政设施资源,代理投递农村地区快件,拓展乡镇客运站的快递中转及收投服务功能。解决工业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两头受阻的问题,让农民享受城市物流快递的便捷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融入国际和区域物流网络,尽快形成物畅其流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构建了淮安枢纽城市的框架,枢纽城市进一步晋级赋能又为淮安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基础平台和强大支撑,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必将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分别为淮安市委党校二级调研员、副研究馆员、办公室副主任)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