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赶考路上的“突围者”

面对内部腐化、不作为,热播剧《突围》中的齐本安选择了突围;面对僵化的经济体制,广大国有企业选择了突围;面对反动势力的叫嚣,革命先辈们选择了突围……“突围”这种敢想、敢拼、敢闯的特质,永不过时,是永恒的精神财富,适用于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党员干部。

突围者,先识围。“识围”,即实现认知突围,勇于清零,走出“封困”的舒适圈。十九届六中全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中的“坚持自我革命”,要求我们从新的格局审视自己,进而才能明悟自己所处的困境,而不是自满于现状,做井底之蛙,画地为牢。苏格拉底的“从哪来,到哪去”便是让人自省,发现被困于何处;疫情期间老字号企业开展自救“突围”,转变经营思路,研发新产品,“修炼内功”焕发“新生”。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我们,要经常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盼“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这一品格锤炼自己,才能交出一份更出色的答卷。

突围者,必行动。冲出重围突破困境,须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与决心。十九届六中全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中的“坚持敢于斗争”,指引我们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不断成长,坚定闯关夺隘的斗志,增强扬帆搏浪的本领,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内心奔腾着不怕牺牲、誓死鏖战的信念,用血肉之躯粉碎了美国在圣诞节前完成总攻的痴念妄想。正是代代共产党人的砥砺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如今中国才能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结合新征程的特点,党员干部要以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升华政治情怀、守好初心,将宗旨使命铭刻于心,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激扬干事创业的决心和热情,方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成蚕自缚于茧,而后化蝶重生;苍鹰取石击喙,而后死地涅槃。生逢伟大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坚信有了一个又一个“突围者”的助力,“中国号”这艘巨轮定能在新的赶考路上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赵晗)

融媒体编辑:童淮玉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