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各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笃行务实,赓续为民谋幸福的百年初心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着力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才能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服务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从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入手,实施惠及面广、群众欢迎的实事项目5.5万件,出台办实事制度10298件,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36753个,持续掀起办实事热潮,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倾注在革命时代的浴血奋战之中、改革时代的不懈探索之中、新时代的忘我奉献之中。全省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持续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与化解信访矛盾结合起来,既立足眼前解决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民生领域的现代治理体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牢记初心使命,真情实意问民情

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融合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立足职能职责,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等5个方面,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愁所盼。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推进会,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压实压紧责任。省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每人带头领办至少1件实事项目,77件重点民生项目在2021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领办实事项目3.15万件,各设区市、县(市、区)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领办实事项目5413件。目前,全省超额完成“三年改善30万户苏北农房”目标任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07个,新建、改建城市公厕912座,创建83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推出“十项医保民生实事”和“我服务你健康”八项行动,全面启动“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打造“三位一体”招聘服务体系,举办1507场招聘会,发布职位超305万个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87万人次。

“小区车辆乱停乱放,能不能增加停车位?”“分类垃圾箱数量较少,建议考虑增加投放。”在宿迁市,一场场为民协商议事会持续召开,通过“唠家常”征意见、“面对面”坐下谈、“俯下身”做实事等方式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南京市深入开展“一线访民意、一线解难题、一线促发展”集中调研,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民网群众留言板、紫金山客户端“听语”频道、“蓝鲸宁”特殊需求人群服务平台,听取群众意见,精准确定实事项目。淮安市建立“有事码上说”网上平台,广泛听取、细致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困难和问题,已累计接收有效意见10664件,梯次推进意见办理,定期向社会公布。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党员干部切实提高办实事的能力水平,拿出实招硬招啃下“硬骨头”、解决“老大难”。无锡市开展党员干部“三联三解”活动,全面了解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村(社区)存在的短板弱项、掌握困难家庭的意见诉求,在就业援助、教育培训、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帮助扶持。连云港市开展“局长走流程”“万名党员走千村(社区)访万户”等活动,推进“四级书记抓信访”破解疑难问题等措施,让党员干部站在老百姓角度想问题、找办法,惠及企业,服务群众。扬州市广泛开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发动党员志愿者进社区、企业、公园景区、乡村、公共空间3万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项;抗击疫情期间,在重点区域、关键岗位组建2478个行动党支部,7.3万名党员志愿者投身基层疫情防控,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情系重点人群,为民解忧惠民生

“小雨,你的羽绒服该换换了。我给你买了一件,穿上试试。”“铜山妈妈”杨晴一早就来到大鹏镇付庄村看望结对认下的“女儿”小雨,给她送去新买的羽绒服和书籍。穿上新衣服,手捧心爱的书,小雨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用心用情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徐州市构建困境儿童关爱体系,打造“铜山妈妈‘益’路‘童’行”特色服务品牌,给予困境儿童心灵的慰藉。

这一幕温馨感人的画面,是党史学习教育中江苏聚焦重点群体和领域,关心帮扶“一老一小”、失独家庭、生活困难群众的生动缩影。家住苏州市相城区的84岁老人朱奶奶,两年前不慎摔倒,经历了多次手术,在家几乎不敢走动。现在,朱奶奶家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卧室床侧、床尾和卫生间马桶、淋浴房等处加装了扶手,还添置了沐浴座椅、轮椅、拐杖等。苏州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村)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让养老没有“后顾之忧”。目前,全省已为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建设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40余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302.5万老年人接受了助医助浴、配餐送餐、家政保洁等居家上门服务。

“现在家门口有了托育园,我放心了!”前不久,泰州市姜堰区首家省级普惠托育机构谷蕊托育园改造后开园,年轻妈妈蔡畅终于松了口气。近年来,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普惠托育服务需求急速增长,为让更多家庭安心,姜堰区多措并举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宿迁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好妈妈公益课堂”,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保障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省内各地各部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办3000余个“家门口的暑托班”,组织教师志愿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公益看护、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红色文化教育等服务,为年轻父母“减压松绑”,带给孩子们金色的童年。

截至目前,全省为3万余名“八大群体”职工送上健康体检;创新实施“梦想小屋”计划,建成交付“梦想小屋”5543间;建设60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和26个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走访慰问烈士遗属10624户,落实帮扶困难退役军人86288人。省发改委会同省民政厅、省卫健委深入开展调研,强化问题导向,研究制定《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一老一小”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短板,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供给体系、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立工作机制,常态长效暖民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探索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

全省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知民情、察民意”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网络征求意见、信访渠道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收集意见等手段,排查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通市利用“城市大脑”创新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管理平台,建立起即时报送、实时监督、月初预告、月中提醒、月底督办、线下巡查、办结评价“七步工作法”,把办实事项目的推进过程、最终成效盯在眼里、抓在手上。盐城市大丰区弘扬“店小二”精神,开展“四平台 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跨部门、跨平台、跨业务的数据交换,动态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形成业务实时共享、指令高效交办、落实及时反馈的大闭环管理,办事时长缩短一半以上。

“现在小区绿化好了,环境美了,每天心情更愉快了。”家住泰州市高港区的杨女士开心地告诉《到问题现场去》栏目组回访人员。一年以来,泰州市开设《到问题现场去》电视专栏,收集投诉3万余条,确定相关问题线索110余例,重点排查曝光在为民办实事上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由市纪委、效能办等部门跟进督查,形成跟踪问效的反馈机制。江阴市在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全媒体“一帮到底”专栏,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进行跟踪督查,150多个部门、单位在专栏中同心协力为民解决实际困难。盐城市实行“挂牌管理、办结销号”制度,抓紧抓好每件留言和来信来电的处理帮办,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群众满意是办实事的追求和标准。目前,省级层面制定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评估办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事项目效果评估制度。镇江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把“阅卷权”和“打分表”交给群众,把群众认不认可作为最重要的参照系,构建“三单三表三员”闭环模式。无锡市创新推出“部门主动评、现场机动评、答辩互动评、各方联动评”的四评机制,聚焦组织领导、群众满意度、时序进度、长效机制、工作成效、宣传氛围,推行群众评议占51%的加权赋分制,以“四六加”评估办法扎实开展验收评估,提升实践活动质效。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民生实事评议答辩会”,构建“线下访民情、线上访舆情”的线下线上“双访”工作机制,“领导领办、部门主办、合力共办、跟踪督办”的“四办”工作机制,“组织评定+群众评价”的“双评”工作机制,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造福、促进发展的有力举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原标题:江苏各地各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笃行务实,赓续为民谋幸福的百年初心

融媒体编辑:白留伟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