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云端寄追思 别样清明一样情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以往这日,四方游子纷纷归家,为故去之人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如今,为助力疫情防控、树立文明新风、保护生态环境,居家追思、网络祭扫等新形式逐渐兴起。非常时期,需以非常方式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

厚养薄葬,节俭祭祀。“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百善孝为先,要倡导厚养薄葬、真诚孝行的文明理念。老人在世时,多关心、常陪伴、勤孝敬、厚赡养,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治丧祭祀中,应更加注重对逝者精神文化的传承,控制治丧规模,缩短治丧时间,从简从快办理,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崇尚科学、弘扬美德的重要载体,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

防疫为重,平安祭祀。心有所念,不拘于形。生者平安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减少感染风险。提倡网上献花、线上寄语、撰文追忆、家庭追思等新型方式,以“云祭祀”追思故人、缅怀英烈,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有效巩固战“疫”成果。

绿色低碳,文明祭祀。文明始于心、践于行。传统的清明节,飘散的纸币、燃烧的蜡烛和扎堆的人群最为常见,容易引发火灾,造成环境污染。要树立生态、环保、低碳理念,践行鲜花、植树等绿色无烟祭祀方式,做到转观念、破陋俗、树新风,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移风易俗的带动者、疫情防控的引领者,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个特殊的清明,我们应心怀对生命的敬意,以居家追思来守住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才是对先人最好的慰藉。(王静)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