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纪事、纪实与记史 ——读张同刚新著《周恩来新闻纪事》

张同刚老师的《周恩来新闻纪事》出版了,蒙作者第一时间赠送一本,台灯下摩挲翻阅,心血跃然纸上,功夫全在诗外。有幸和作者在一个部门共事了十五年,随着岁月增长,一个人的优点倒是不断沉淀凸显,“知天命”的年纪愈发“可爱”,反映在近八百页的书里,变成两个字——“实在”。

从前翻到后,是肉眼可见的“实在”,从后翻到前,是每个字都在老老实实做学问。在高校,比邻而居的都是“做研究的”,研究成果斐然的比比皆是,有勇气在一众“才子”跟前做学问,已属不易,而学问做的是伟人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也是独树一帜。为何选取这一个角度来治学,作者在书的前言后记里都有叙述。但,千丝万缕离不开作者对周恩来精神的崇拜之情、离不开作者对所在学校大学精神的内化之情、离不开作者对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热爱之情。这几份感情,巧妙地催生了这一个选题,催生了实实在在的劳动,也孵化了沉沉甸甸的果实。

作者撷取的是一个跨界的空白

周恩来研究在全国蔚为大成,近二十年来作者所处的淮阴师范学院也业已形成周恩来研究的热潮,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作者利用自己多年的新闻宣传从业经历,撷取了周恩来新闻思想这一角度,恰巧填补了一个跨界的空白,在周恩来研究的一众文章著作中独树一帜,展现了跨界研究的独特魅力。虽然之前也有王凤超编撰的《周恩来新闻活动年表》,但侧重纪事,对周恩来新闻思想的发展没有提及。作者这本书恰恰集资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清晰地看出周恩来新闻思想发展的脉络。

作者采用的是特殊的精巧的体例

整个书的体例,是按照周恩来一生的时间顺序行文,从童年、少年、青壮年到中老年,涵盖的是一个伟人一生的经历。全书没有“波折”,但字里行间尽是“波折”。

一个苏北少年如何走向革命道路?其直接而又间接的媒介就是报章。作者按照编年体,几乎每一年自成一章节,每一个章节里,先记叙周恩来的新闻活动,后交代当年的新闻背景,中间加以“按”,新闻背景并不是社会事件,而是当年的新闻人及新闻事,单挑出新闻背景来看,都可以算作一部简要新闻史,且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新闻画卷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中间的“按”又有独特之处,或是作者对周恩来那一时期新闻活动的注释,或是对某一个报章的解释,或是作者认为此处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或又是需要对史料矫正之处,“按”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周恩来当时的新闻活动。

“新闻活动”纪事、“按”纪实、“新闻背景”记史,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互为渗透,互为补充。正是这样的体例构成了特殊的书写结构。

作者倾注的是踏实的整理功夫

整本书颇具考据价值,也可以称之为周恩来新闻活动的“工具书”。一粒一粒珍贝,要串起来变成美丽的项链,才是珍宝,作者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书写中,作者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一条条、一件件地条分缕析、爬梳过细。看这些详细的条目,就能想象出作者伏案的身影。经常性地,我们下班了,作者还在办公室耕耘,趁着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做一些苦功夫,而这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还是苦功夫、笨功夫,以及功夫之外的巧心思。

本书凸显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全书架构了周恩来一生的新闻活动,而这样的架构牢牢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照下进行,因为纵观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周恩来的新闻实践,也是革命的新闻实践,是长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且得到了历史的检验。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周恩来“指导”着自己的新闻活动,成为一个优秀的“报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媒体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担当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些都在书里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每一页的纹路自有意义。

读完全书,掩卷沉思:周恩来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其实已经变成作者的“武器”。正是带着这样的“武功秘笈”,作者才能把这本著作“啃”下来,在“啃”的过程中精神得到滋养,不仅给作者的学术研究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予作者的生命深度一份厚礼。(王新鑫)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