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涟水:建设特色田园乡村 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度重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认识,摆上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切合涟水实际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之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涟水县共实施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项目,成集镇条河村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高沟镇扁担村、黄营镇朱桥村已按照创建标准相继完成了相关建设工作。

坚持高位推动,做到“明任务、聚合力”

成立以涟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定出台《涟水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并将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明确工作要求,细化任务分解,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坚持对标对表,致力“补短板、强弱项”

对照5大项42小项评价标准,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的“涟水样板”。坚持规划“塑形”。以《涟水县镇村布局规划》为指导,邀请省城乡设计院结合扁担、朱桥实际,将地形地貌、水系现状等村庄特色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高起点规划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坚持生态“培元”。结合河道疏浚、黑臭水体整治和绿化景观提档,打造特色鲜明的扁担河景观带和朱桥村“一横一纵”景观风情街;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厕所革命”,扁担村、朱桥村945户全部完成户厕无害化改造。坚持基建“壮骨”。扎实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推动路、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累计铺设道路32800米,供水管道19000米,污水管道7800余米,投入44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处理污水能力4万余吨。坚持文明“铸魂”。注重发挥乡风文明示范引领作用,倡导实施涟水县人情减负“涟6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培树“文明清洁户”510户、“党员示范户”163户,让文明新风成为广大农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

坚持走好新路,推动“产业特、农民富”

注重“量质并举”、产业富民,走出一条壮村增收新路子。扁担村着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目前,200亩稻虾养殖、1200亩瓜蒌产业园、550亩蚕桑全产业链等特色项目已相继投产见效,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今世缘4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美丽乡村资源,着力发展采摘观光、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为200个低收入户创造了就业岗位,助力脱贫致富。朱桥村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村特色优势,采取“牛羊养殖+果蔬种植+村集体+低收入户”产业合作模式,打造特色肉牛养殖产业示范点、高效生态设施农业示范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接下来,涟水县将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涟水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突出重点打造。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打造大东镇瓦滩村、南集镇南集居委会等基础好、潜力大的村庄,力争2021年再创成3个以上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坚持联动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将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与农房改善有机结合,择优选择符合条件的农房改善项目,按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标准统筹规划设计,从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配套、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农房改善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注重点面结合。学习借鉴成功案例,及时做好总结归纳,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由点及面推动全县面上工作开展,构建发掘一批、培育一批、创建一批的梯次循环。(朱惠莉 段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