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晓红:聚力改革创新 矢志进位争先

市第八次党代会从发展时期、区域空间、历史时空三个维度,全面审视淮安所处方位,精心勾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淮安的美好愿景和现实路径。日前,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第八次党代会对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淮安工业园区将深入践行“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工作理念,聚力产业提升、深化改革创新、抓实安全发展,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淮安工业园区是主战场,也是主力军,园区在产业提档升级上有哪些打算?

沈晓红:作为全市唯一保留的化工园区,抓好产业发展特别是推动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对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再审视、再梳理,更加精准定位细分领域和重点产品,探索走出具有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一是攻坚项目“扩增量”。围绕新材料、新医药两大板块,全力主攻盛虹、川化、久策等头部企业,着力构建芳纶、有机硅、新能源电池、香精香料、新医药等特色产业链条,到“十四五”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盐化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深化培育“强存量”。从亩均产出、科技创新、能耗排放、安全生产、规范管理五个维度,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按照“ABCD”进行分类管理培育,集中资源、集成政策培育骨干企业,力争“十四五”末在百亿级企业培育上形成突破。三是重抓整治“提质量”。把握“引与培”“留与舍”的关系,扎实开展化工产业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关停清退一批隐患多、能耗大、污染重、产出低的化工企业,稳步转移和淘汰低质低效化工产能,全面提升化工片区综合质态。

面对“十四五”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淮安工业园区将以何种举措应对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

沈晓红:“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建立“四大体系”,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安全生产体系“高标准”。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化工企业安全审计,强化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二是环境治理体系“高品质”。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统揽,加快实施综合管廊、污水处理厂、水污染三级防控体系等项目,不断提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环境应急管控和监测监控能力。三是智能控制体系“高水平”。引导投产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全方位接入园区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打造集管控与服务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四是创新服务体系“高集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安全工艺评估中心,成立中化协技术支持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新整合的工业园区,如何更好地激发这一关键引擎?

沈晓红: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聚焦主责主业、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架构,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专业化服务”模式,实现行政与市场的“双向互补”和“优势叠加”。二是深化竞争机制。推行身份档案制、管理员额制、全员竞聘制、末位淘汰制,实行全员统筹使用、岗位分级管理、人员双向选聘,着力构建人岗相适、能上能下、有序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是强化考核机制。重点围绕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坚持月度考评和年度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相关联,严格考核奖惩,拉开一线岗位、吃劲岗位和普通岗位的收入差距。 

融媒体记者:季明稳 王磊

融媒体编辑:童淮玉

责任编辑: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