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淮安积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

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相加,更要深度融合。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从简单人员相加到媒体生态融合,“四全”媒体建设产生了良好“化学反应”,形成了积极的传播效果。

在重构采编流程过程中,淮安市积极建立融媒体新闻采编制播协调机制,不仅打通“策、采、编、审、发、评”新闻采编全流程,还推动采编流程由“多人采集、分头推送、分类审核、分别刊播”向“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媒传播”转变。如:淮安区将14个科室压缩为9个科室,设立采访科、编辑制作科和新媒体发展科等科室,同时重新界定总编办职能,有效改进新闻前期策划、过程协同、后期考核等工作。构建起统筹内宣、外宣、网宣,融传统媒体于一体的现代传播体系,初步构筑起“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

受众在哪里,我们就要把阵地拓展到哪里。各县区融媒体中心按照全媒体生产运行机制,全力打造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全覆盖的传媒矩阵,开辟思想文化宣传新战场,占领舆论宣传新的主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盱眙建成包括指挥大厅、编辑大厅、演播大厅、配音间、审片室、网络直播间等功能齐全的660平方米的“融媒体中央厨房”。借助电信500兆网速优势,整合局域网,打通各媒体平台的通道,实现互联互通。2019年共主办承办市、县各类活动30多场,参与活动70多场,微信、电视直播近百场。

对照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扛起机器能摄、拿起笔来能写、端起相机能拍、握住话筒能讲”的能力要求,各县区融媒体中心积极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破除体制机制制约,柔性引进媒体融合方面的专业优秀人才。实施文化“名师带徒”新闻类传授项目,带动高水平人才创作高质量作品。如:金湖县融媒体中心按照“能独立完成文字、音视频、图片采集、制作,全媒体平台发布”的要求,大力培养全媒型人才,通过“一帮一”、“老带新”、“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采编人员具备了“一专多能”的全媒采编技能;涟水县优化“三定方案”,重点对新闻编辑、记者、主持人、制作人员、新媒体技术人员等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培养适应融媒体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淮阴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杨剑锋近期正在学习研究新媒体平台的用户互动功能。他说,全效媒体具有集成内容、社交、服务功能的特点。尊重用户体验、关注用户需求、回应用户关切是“四全媒体”的“必修课”。记者了解,为了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全市各县区融媒体中心新闻产品的形式如今更加丰富。如:洪泽区坚持移动优先,按照新媒体传播特点,强化策划采编,推出了各类融媒报道新产品,围绕全面小康、文明创建、项目建设、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先后推出了H5、短视频、抖音视频、微信图文、报纸电子特刊等原创融媒产品210多个,被大量点击点赞。疫情防控期间,“淮安区发布”“视听淮安”两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激增,数条新媒体产品单条点击量达10万+,实现历史性突破。

融媒体记者 李蓉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通讯员 李鸣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