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安文化旅游形象进一步彰显。我市也涌现了一大批网红打卡地,吸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为提升淮安旅游公交服务品质,我市开通“海棠号”公交线路,串联状元楼、河下古镇、吴承恩故居、周恩来故居、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周恩来纪念馆等多处旅游景点,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旅游客运服务。

这是我市提升公共出行能力的一个生动实践。2019年,市委市政府将城市交通发展要满足城市群众需求作为重点目标,着眼城乡统筹发展,加强资源配置、优化交通组织、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便捷舒适出行新期待。

升级公交装置,确保安全出行。去年,我市投入200多万元为1384辆公交车安装改造驾舱隔离门,通过物理隔离来保障驾驶员驾驶安全。同时,安装防疲劳预警装置,通过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实时监控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当驾驶员出现违规驾驶行为时,后台可以通过传输报警进行语音提醒。

优化公交线网,提升出行效率。依据《淮安市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线网优化方案内容,科学设置公交线网结构,对公交盲区、旅游景点、高铁商务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相对集聚区等区域,通过开辟新线、加密线路、调整延伸等方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截至目前,已新辟4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6条公交线路,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目前,市区共有公交线路99条,公交线网愈加密集,群众出行更加高效。

实行换乘优惠,降低出行成本。2019年12月1日,我市实行市区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市民持淮安公交IC卡、钱包卡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60分钟之内换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享受换乘优惠,原则上仅收取最高一次票价,不限次乘坐。截至2019年12月20日,换乘次数达49501次,优惠金额74278元。

融媒体记者 张红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通讯员 赵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