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安区:重大项目释放“新动能” 综合交通铺就“腾飞路”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加速跨越争先,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转型升级先行区、都市工业样板区,现已形成“一区三园”的空间布局(开发区核心区、电商园、国信工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1.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97平方公里;淮安区经济开发园区共有企业548家,2019年实现开票销售261亿元,入库税收7.7亿元。

“我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从时间线上来说,5月份出正负零,6月份主体建设,力争‘双11’前竣工运营,现在正在按照这个步骤抓紧实施。”淮安经济开发区企业中通淮安区分公司三期工程负责人姚广东介绍说。据了解,淮安区今年实施的27个重特大项目,包含8个续建项目、19个新建项目。在19个新建项目中,又包含11个工业项目、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农业项目和2个社会事业项目,这些新建项目总体呈现出产业有特色、投资有体量、发展有潜力的特点,为淮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重特大项目“排兵布阵”  复工复产“加速度”

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的主战场、主阵地,工业经济发展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区工业强区战略的实现,直接关系到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区总体目标的实现。开发区的发展要找准总体定位,抬高发展目标,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加快二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工业新城,加速跨越争先。一要打造全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全区带头,找准开发区在全区、在全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位置,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榜样;二要打造转型升级先行区,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打造都市工业样板区,进一步围绕“生态水城、宜居新城”的目标,不断提升环境吸引力。

淮安区“项目长”与企业工作人员探讨设备运行流程

出台帮办服务“项目长”制度 释放发展“新动能”

淮安区制定出台了“1+3”重特大项目帮办服务项目长制度,即构建“一个重特大项目、一名项目长、一名项目长助理、一名项目帮办”的挂钩帮办服务工作体系,对投资规模大、项目质态好、支撑带动力强的重特大项目,明确一名区级领导任项目长,一名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任项目长助理、一名业务骨干任项目帮办,搭建“1+3”区级项目长帮办服务工作专班,形成项目立项、要素协调、问题会办、进度督查等项目建设重点环节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促进重特大项目加快实施进度,尽快投产达效。

“我们每个重特大项目都有三级帮办服务,‘项目长’各司其职,推动项目建设。特别是27个项目帮办,他们非常辛苦,有的还要经常驻点项目现场,可以说,他们就是重特大项目的‘店小二’,他们的服务水平也直接体现我们淮安区的营商水准。”淮安区发改委主任徐向阳介绍说。同时,淮安区尤其注重经济工业园区功能的梳理,按照“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形象重塑”的原则,理顺园区功能,明确产业方向,形成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多个板块为支撑的“1+N”全新格局。各“项目长”注重发挥政策规划引领的作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实现工业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相结合,将目光和工作重点向重特大项目聚焦,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层次,围绕特色产业园的打造重点攻坚,加强品牌建设。

淮安区繁忙的水上航道运输

淮安区京杭运河特大桥桥面铺设完成

连淮扬镇高铁线淮安段进行全线铺轨施工(今年11月底具备开通条件)

位于淮安区的高铁淮安东站已开通运营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铺就经济“腾飞路”

“现在交通实在太方便了,不仅道路更加宽敞干净,而且出行可选择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真可谓是条条大路通天下。”谈及党的十九大以来淮安区交通事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建淮乡村民杨建兵称赞道。“几年前,高铁对我们来说还只是个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梦;现在,高铁就建在了自己家门口,梦想成真了!”日前,家住平桥镇的秦晴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淮安区境内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结构合理,铁路、港口、航道建设齐头并进,在全区构建起以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国省干道为骨架,以区乡公路和村级公路为脉络的4级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了“外通内畅”的交通大格局,为淮安区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铺起了一条快速腾飞的跑道。

新建和改造公路1000多公里,并如期完成了境内省道大中修工作,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大幅提高。428省道盐徐高速马甸互通连接线、翔宇大道四期、里运河东堤、一品梅路……近年均先后“升级”,不仅使淮安区城乡交通建设大幅提档,而且对加快淮安区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船便于行,货通天下。”淮安区货运船舶1382艘68.5万吨位,共完成水路货运量5053万吨、周转量136.32亿吨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5087万吨。加强港航管理,坚持航道巡查。仅今年上半年,就巡查航道里程约1940公里,开展航道清障扫床,完成了对辖区主要干线航道淮河航线、苏北灌溉总渠49.8公里的清障扫床。

如今,淮安区日益完善的“公、铁、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仅为群众编织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缩短了淮安区对外联系距离,而且增强了淮安区与周边地区的密切联系,助推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蒋薇)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