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肿瘤医院男护士陈超:用爱国、进取与担当讲述当代青年人的故事

5月3日,记者再次见到28岁的男护士陈超时,他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工作了半个月。一个月前的援鄂医疗队员座谈会上,作为淮安市最年轻的“出征者”之一,这位青年人以超乎常人的进取心与责任感给第一次见面的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趁着午饭时间,记者在淮安市肿瘤医院住院部采访了他。

虽然这是陈超20多个小时以来仅有的小憩,他却毫无疲态,说话时精力满满,“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在武汉支援期间,还有过两天两夜没睡觉的经历呢。”他的语气轻松却坚定:“年轻时,多歇息一天都是浪费。我希望今后女儿能从我的故事里听到爱国、进取和担当。”随后,陈超讲述起此前主动报名驰援武汉的经历和他所理解的“五四精神”。

陈超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勇于担当: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月26日下午6点半,淮安市数百名医护人员同一时间收到了一条微信通知——征召驰援武汉的志愿者。几分钟后,第一批志愿者名单就确定了下来,多年来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男护士陈超也是其中一员。“都是主动报名的。”陈超说,从通知到报名再到正式出发,不足48小时。他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救几个病人,“作为医护工作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陈超工作了整整53天。最初几天,医护人员们主要接受集中培训。在陈超的设想中,作为护士,主要职责是为病人打针、换药、照料生活,应该比较简单,然而等到工作一开始,挑战立刻摆在了面前:首先是医疗物资匮乏,防护服数量有限;其次是当地部分护士不了解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所以他们既要照顾病人,还要培训当地护士;第三是老年病人较多,有一些连大小便都需要护士清理。“无论多辛苦,都要硬着头皮上。”陈超回忆,为了扛起责任,他曾经两次脱水,穿着防护服坐在椅子上,连手都抬不起来。

积极进取:奋斗是一种生活方式

“学生时期,我天赋平平,也算不上勤奋。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变得不知疲惫了,任何一次进步都让我如饮甘霖。”陈超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青年人,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两次面临家庭与工作的选择。

2015年5月11日,刚结婚两天的陈超正与妻子规划蜜月旅行时,接到了医院的通知,有机会去省里进修,学习一种高端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渴望进步的陈超自然不会放弃机会,他立刻作出了决定,却花了整整一天向妻子解释。妻子被他的事业心感染,也放弃了婚假,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后来,经过学习,我们医院的CRRT(一种借助机器实现体外连续净化血液的疗法)一度都靠我来做。有段时间,趁着病例多,我为了把技术教给其他护士,连续半个月住在医院没回家,虽然很累,但我们救了不少病人。“陈超自豪地说。

2016年4月2日,陈超的女儿出生了。这一天,他又面临抉择——母女需要陪护,重症科却突然来了一位重度传染病人,需要人手。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事业心再一次驱使他返回岗位。“对我来说,家庭的确很重要,但只有把事业做好,才能支撑起家庭,才能给女儿做好榜样。”对于自己的勤奋,陈超这样解释。

爱国情切:将青春献给医疗事业

当初为何选择护士专业,成为一名男护士?对此,陈超回忆,2008年,他即将初中毕业,国际护士节当天,汶川发生了地震。“那段时间里,媒体报道了很多医护人员的事迹,其中有不少男护士的身影,深深影响了我。”陈超坦言,当时他正面临高中与职高的选择,国家号召人们投入医疗事业,于是他毅然决定进入卫生学校,准备将来做一名男护士,“那时年纪小,就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十几年前的几个电视画面,让少年陈超投身医疗事业,如今的他也成了画面中的一员。“现在想想,我的选择没有错。”今年2月,在驰援武汉期间,陈超亲眼见识到了国家的调度能力、动员能力、保障能力。同时,街道、社区也对留守的家人嘘寒问暖,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这让身处前线的陈超十分安心。

“五四精神,我的理解就是爱国与担当,我也正是以这两个词来要求自己的。”采访末了,陈超感慨道,作为青年人,只有不断进取,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扛起责任,为祖国做一份贡献。

融媒体记者 朱昭卓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