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39次提“就业”,尽显永远与人民在一起的情怀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就业”一词,并且确立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排在第一位的都是就业。为什么会是就业?因为第一民生就是就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不遗余力保就业、稳就业,字里行间尽显永远与人民在一起的情怀。

紧盯目标任务抓就业,让人民群众端稳饭碗。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明确的数字就是刚性的目标,就是必须坚决完成的指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企业都产生了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第一位的就是要让群众手中的饭碗端得稳,生活的信心立得稳。

聚焦双向发力抓就业,让为民谋福底气十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无不需要稳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双向发力、守住就业底线。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稳了,解决了“需求侧”的问题,就业才更有保障。同时,多为群众“搭把手”帮忙返岗复工,设法促进就业,强力稳住就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劲方能越发充足。

围绕重点人群抓就业,让全面小康节奏更稳。保就业就是稳民生、稳人心,在打好援企、减负、扩就业等政策“组合拳”的同时,特别需要聚焦重点行业、人群,集中发力保就业。“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保障农民工返岗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及时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助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全时全域民生关切让全面小康节奏更加稳健。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是口号喊出来的、样子摆出来的,而是靠深怀永远与人民在一起的情怀,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全民伟力,创造更大的辉煌!(黄芬)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