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郭亚群:在积淀中蜕变 在书写中升华

滚滚岁月长河,每个人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饱含时代情感,又闪烁个人光芒。进入淮安日报社工作,是郭亚群人生的重要“大转弯”。在这里,他实现了一名优秀新闻人的自我成长 ,也参与书写并见证了《淮安日报》一路走来的光荣与梦想。

《淮海报》首次招聘顺利“过关”

“到淮安日报工作时,我已经不算年轻了。”郭亚群哈哈打趣说。知青、工人,是郭亚群成为“报人”前的身份。

1984年,复刊一年的《淮海报》首次面向社会招聘。当时的郭亚群31岁,“在肉联厂杀猪”。

“那时候社会上的招聘,年龄条件一般都要求25岁以下。只有报社把门槛定在35岁,也没有多高的学历要求。”郭亚群回忆道。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郭亚群应聘了自己唯一符合条件的这家单位。没料到,竟顺利通过了两轮考试,被录取了。

“初试是基础知识。复试是到一家工厂,要求做采访,写新闻和评论。”他把顺利“过关”归功于一个朋友家的藏书。“1969年我在沭阳插队。有一位同在一个知青户的室友,因他父亲的工作关系,家里攒了很多书。去他家玩时,我借了大量的书回去读,尤其是读了很多文学作品。”

包括郭亚群在内的10个人,最终从应聘的300多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淮安日报的员工。

难忘职业生涯“成长之师”

刚到报社的郭亚群,满怀理想和情怀。第一份工作却是“画版”,而且一画就是两年。这一度让他满腹“牢骚”。

“画版”就是安排版面。由于当时的排版印刷使用的是铅字,要求版面安排精确到每个字。郭亚群每天重复的工作就是,“先把稿件字数数清楚,再头条、二条这样排下来……”

郭亚群当时曾自嘲道,“如果新闻采编是个大部队,那画版的就相当于部队里面养猪的。”

时任总编办主任的孙盛元的一番话,改变了他对待这个岗位的观念。“孙老对我说,画版很重要,而且也要有美感,关系到新闻稿件最终的报纸呈现。”

多年以后,郭亚群发自内心地感谢第一个工作岗位带给他的积淀。“那对我之后的工作影响很深。因为从最基础的干起,什么工具都会使。尤其是参与晚报创刊时,一切都游刃有余了。”

1989年,郭亚群参加了首届全国体育记者培训班的学习,回来后正式开始了记者生涯。他最难忘的,依然是成长路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们”。

“当时日报有两个很好的传统。一是老编辑、老记者的‘传帮带’;一是遇上重要的报道‘战役’,都要开会研究,确定主题,做好策划,并且领导带队采访,最后成稿也要经过领导审改。”重新翻阅几十年前那些熟悉的标题、文字,郭亚群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后来的郭亚群,在晚报以起标题见长。这多亏曾任日报总编办副主任江之浒的“点拨”。南通人江之浒是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淮海报》复刊后调至报社。郭亚群印象中的江之浒,“做标题很牛。”

有一年,郭亚群采写了一篇关于金湖种鹅越冬口粮的报道。标题左思右想不如意,草草交稿。第二天,江之浒将他叫到办公室探讨,当时建议,“新闻标题不要想得太复杂,越简单越好。”后来《金湖十万种鹅口粮无着落》这篇稿件刊发后,省级媒体都转发了。

为了读者“鼓与呼”

1993年,郭亚群和一部分同事,被抽调出来参与《淮海晚报》创刊。

当年8月晚报试刊,同年底正式出刊,逐渐打出了有别于日报,亲民敢言的口碑风格。“当年,《淮海晚报》仅100多字的发刊词还创下了全国晚报界最简短发刊词的‘记录’。”

晚报创刊之初,采编共有4个部门,分别负责4个新闻版面。担任晚报要闻部主任期间,郭亚群与同事们采写刊发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新闻稿件。

比如,现在淮安人都熟知的淮海广场地下人防工程。“建设时,因为带来交通拥堵和周边环境的一些影响,引发议论。我们从建设之始就追踪报道,探讨建设意义,以及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安全等。最紧张的时期,一个星期就要报道一次。”

从郭亚群口中,记者得知,现在的大运河文化广场也“来之不易”。1995年,原淮阴市对市区旧城范围,即淮海东西路以南、环城路及五四路以北、引河及城西路以东、清扬路以西围合的4.3平方公里区域,启动“旧城改造”。彼时,位于其中的大运河广场区域已被确定为用于房地产开发。信息公开后,一位退休教师找到了《淮海晚报》。

“九三学社成员、清江中学退休教师范元中。我们认识他时,他正在为建设一个市区文化广场而到处呼吁。他建议在河北东路北侧,交通南路以东的地段,建一个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淮海晚报》1997年9月1日发表的相关报道中,郭亚群这样写道。

“这个区域改建成市民广场,其实是当时淮阴社会不少人的共同希望。”为此,郭亚群和同事针对这件事在《淮海晚报》做了连续报道。“向我们解释他的建议时,范老师显得十分焦虑。因为整个河北东路将被建成商住一条街,有关部门已开始对此进行设计。如果范老师的设想能如愿实现的话,对淮阴城区无疑是件幸事,它不仅使市民有了一个大型的开放的休憩与文化娱乐的地方,而且可以增加近4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使市中心区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很庆幸,大运河文化广场最后被保留了下来。“不论影响这件事走向的最终因素是什么,作为新闻人,我们曾为此奔走、发声、呼吁过。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新闻人的价值是得到社会认可

“现在采访、编辑、付印、出版,都比过去要省很多时间。”郭亚群感叹。

从前,车马慢,采编也慢。“最初出去采访都靠两条腿、自行车和公交车。”郭亚群回忆,曾有记者骑自行车30多公里去采访。“有一次,我和另一个同事一起去沭阳采访,到那边换乘三轮车,满头满脸全是灰。”

那时写稿、改稿也没有电子设备,用的是300个格子一张的稿纸。稿件时效却要“抢”。“特别是晚报,抢的都是‘今日新闻’。”郭亚群说,当时,晚报是上午采访,下午出报,时间非常紧,“印刷厂中午12点就开始印刷了。”因此,记者们往往一边参加采访活动,一边开始打腹稿。“但这样的工作机制,却非常锻炼记者的‘功力’。”

干了半辈子新闻工作,最有价值的瞬间是什么?郭亚群提起一件小事。多年以后,有一次他去办理房产证,办理人员看到名字惊喜地问,“你是不是报纸上那个郭亚群?”郭亚群说,“这样的小事不止这一次。我感到满足,也许不仅是自己的名字被记住的‘虚荣’感,更是新闻记者这份职业得到社会认可的价值感。”

融媒体记者 何弦

融媒体编辑 张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