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政务 我市工程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

今年5月23日,盱眙新龙腾纺织有限公司化纤布、再生颗粒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距其立项申报仅40个工作日。项目的高效推进,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互联网+政务”,我市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工程项目审批跑出了“加速度”。

统一审批流程

工程项目审批事项总量数十个,涉及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多个部门。以往,企业跑审批需要带着材料一家一家跑,一个部门卡壳,后续审批就要耽搁。为简化流程,我市行政审批部门将审批项目进行梳理打包,总共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许可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企业只需来窗口一次,提交材料后,窗口人员将其分发给相关部门,多部门共同审核,同时推进。“这就好比做菜,以前,一个厨师一道一道做,现在,多个厨师同时做,上桌时间自然大大缩短。”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审批改革让企业从提供240余项材料、登记81张表、填写900多项信息,缩减到只需提供40项材料、登记4张表、补充50余项基本信息,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推进了工程审批进度。

统一信息平台

人员少跑腿的背后是信息多跑路。我市以政务服务“一张网”为依托,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数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具备环节业务受理、任务统一分发、在线并联审批、过程跟踪督办、数据统计分析、审批与监管联动等功能,涵盖各环节。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数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中心,“淮安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淮安市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审批业务平台”“数字化联合图审系统”“中介服务超市系统”等子系统与其实现深度对接,同时,将市政公用服务纳入流程、接入系统、限时办结、统一监管,形成淮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全事项、全流程的综合审批管理系统。

统一管理体系

效率的提升需要管理统一。我市将各个部门的审批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统一,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让工程审批井然有序。具体来说就是,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审查过程中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及“一张图”的核对,批复后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在已设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服务窗口的基础上,按阶段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通过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审批材料和结果共享,确保同一要件材料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中只需提交一次;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

统一监管方式

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强化了监管。我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工程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塑造作为监管的主要内容,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依托“信用淮安”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模块,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失信行为纳入管理。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此外,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服务全部入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实施统一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

融媒体记者 王舒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张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