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全面小康·红色村镇 小康之路】头雁领飞小康路

【红色记忆】“当年,淮阴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就是在渔沟打响的。”淮阴区委党史史志研究室党史科科长傅兴政介绍。

1939年3月底的一天,一个日军车队经渔沟前往淮阴城。当时,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淮阴人民抗日武装——淮阴县抗日义勇队刚成立不久。义勇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驻扎在渔沟北万寿庵小学的独立中队立即布阵,伏击敌人。日军车队接近阵地时,义勇队的子弹嗖嗖飞向敌人。日军慌忙摆开阵势,随后发起冲击,义勇队则利用熟悉的地形迅速撤出战斗,安全转移。

“战斗极大地鼓舞了淮阴人民的抗日斗志。”傅兴政说,义勇队后来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

【亲历者说】80多年过去了,现是全国重点镇、省级重点中心镇、国家级生态镇的渔沟,正在头雁的引领下,奔赴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途上。

“华西有个吴仁宝,杨庙有个单业高。”渔沟镇的杨庙村有这样一个说法。67岁的单业高担任杨庙村党组织书记42年,在他的带领下,杨庙村多项工作走在全区甚至全市前列。

以前的杨庙村,“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见粮进仓”。单业高上任后,带领全村干群在盐碱地旱改水,在全县第一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步一步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杨庙村率先尝试蔬菜、水果规模高效种植。2013年,村会计王笑忠让在高淳种植草莓的弟弟回来,把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带动村里21户农民种植草莓发家致富。

2006年,村里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走在全市前列。目前,近七成的杨庙人集中居住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集中居住点内。

2009年,村里规划建设工业园。得知锡淮锅厂的老板经人介绍来杨庙考察后并没有决定在杨庙投资,村干部就三番五次去无锡拜访。被村干部的诚意感动,对方在杨庙投资50多万元建了厂。单业高说,锡淮锅厂当年上交4万元,这是村集体的第一桶金。如今的工业园,拥有工业企业4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商业、物流企业2家,这些企业每年交给村里30多万元,并且村民可以就近打工挣钱。

杨庙村还是社会治理的“排头兵”。单业高创新“六用六换”工作法,即:用人品换人心、用公正换和谐、用服务换服从、用务实换价值、用民生换民声、用信誉换信任,全村20年无矛盾上交,先后获得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和谐社区示范村”称号。

【记者手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战争年代,因为有革命先驱,淮阴县抗日义勇队打响了淮阴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80多年过去了,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单业高等头雁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开疆辟土、冲锋陷阵、创造业绩,奏响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强音。

高水平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头雁将继续振翅高飞,带领群雁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融媒体记者 王健全 张祥 杨丹丹

视频/摄影 干石泉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通讯员 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