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阴:乡土人才“当主角” 唱响振兴“奋进曲”

“成为全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说明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日前,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恒温大棚内,被誉为“冰草女王”的90后女孩丁蓉蓉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土人才提质赋能计划,从体制机制创新出发,推出全市首个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搭建人才与乡村之间的“高速路”,破解乡土人才“赤字”困局,努力让人才沉得下,乡村旺起来。

创新选育机制,让人才“破土而出”

今年7月,淮阴区印发《关于加快乡土人才培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乡土人才十条),通过三个方面10条内容,明确了乡土人才选育机制、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以及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旨在全力打造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994年出生的丁蓉蓉是淮阴区马头镇有名的“冰草女王”,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到老家淮安搞起了冰草种植,成功培育出"大叶冰草"的新品种,让种子价格从每斤5万元降到3000元,同时流转村里300亩土地,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2017年,在淮阴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她考取了高级农产品经纪人证书,随后成立了“冰草合作社”,吸引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农业合伙人”,年底能坐收分红。她还邀请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入伙”,负责链接市场、对接贸易平台,让更多的资本流向乡村,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未来,我们将通过合伙人的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农村创业,成为新型的职业农民,让田间地头成为大家施展才干的舞台,同时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就业。”丁蓉蓉说。

近年来,淮阴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乡土人才“大寻访”活动,分类挖掘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生产能手,104名具有“三带”潜力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实现人才从幕后走向台前。在摸清人才家底的基础上,根据淮阴乡土人才85%是生产经营型的阶段特征,明确培育现代农业领军人、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人、农村职业经纪人等方向,实行定期选拔、建库跟踪、周期培养、能进能出的人才培育机制,梯次选拔一批乡土人才“领头雁”,授予“淮乡人才”“淮乡名才”称号,择优免试颁发村干部三级任职资格证书,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各级“劳动模范”。今年,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17人,培养期作用发挥较好的人才,可择优推荐申报地区人才计划。

聚焦能力提升,给人才“注入营养”

在淮阴区徐溜镇跨洪村,省“三带”能手吴洪政正在自己创办的金色满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忙碌着。目前,合作社瓜蒌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今年产值预计达500万元,带动70多名低收入户脱贫致富,并指导淮阴区跨洪、王码等村成立瓜蒌种植合作社。为带领更多农民依托瓜蒌种植增收致富,推动瓜蒌种植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自去年开始,吴洪政在淮阴区委组织部的协调对接下先后四次赴安徽潜山市考察,成功引进“皖蒌6、7、8、9、15”号五个新品种,使瓜蒌籽产量由当年的亩产100多斤提高到200多斤,种植效益翻了一番。 “没有政府的牵线搭桥,我们合作社在种植技术上很难提高,效益也不会有很大提升。”吴洪政说。

近年来,淮阴区广泛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方式强化培训,提升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初步建立了120余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以集中办班、现场观摩、交流论坛等方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推荐乡土人才参加高等学历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等。取消专业职称评定中的学历、专业、论文等条件门槛,支持乡土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鼓励人才交流展示,开展优秀人才评选,面向地区乡土人才举办创业大赛、技能竞赛;打造乡土人才村播“网红”,宣传推介乡土人才特色农产品。组织人才择优推选为村“两委”成员、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各级“劳动模范”,从而为推进淮阴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优质生态,为人才“搭建暖房”

2018年9月,大学毕业的孙志远来到淮阴区南陈集镇省定经济薄弱村寿塘村流转土地149亩,想从事土鸡养殖。在淮阴区南陈集打造的区域性创业孵化载体——“淮乡基地”内,孙志远结识了同在本镇蚕桑村养蚕的乡土人才陈浩,经过交流,孙志远学习了养蚕的知识,开始了蚕桑种养殖、土鸡养殖的综合性产业链项目。目前,公司从149亩地已扩展至200亩地,年销售额两年保持持续增长,销售额超百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周边上百户农户共同发展。近期,孙志远正在积极和政府沟通打造本土电商孵化中心,让更多的农业大户、经营散户加入到“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寻求市场,开辟农业新零售模式,为产业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乡土人才的培育奠定更高的基础。“如果没有税收返还、租金补贴、贷款贴息、创业载体平台的支持,我们公司走不到今天。政府让我先富了起来,我理应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孙志远说。

人才发展,平台是关键。淮阴区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量身打造淮阴乡土人才的“政策包”,设立区级乡土人才发展资金,通过给予学费补助、职称奖励、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贴息支持等具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提升乡土人才的科学素质、职业技能,支持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坚持把乡土人才作为发展乡村产业、决胜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打造区域性创业孵化载体“淮乡基地”,为乡土人才免费提供创业场所;实施乡土人才“村播计划”,帮助人才“触电上网”,有效激发了农村乡土人才潜能。淮阴师范学院在淮安国家农科园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园区分院,计划培养1000名乡村网红。淮阴区南陈集镇组建乡土人才联盟,推动人才抱团发展,从单枪匹马到集团作战,以共富促更富。

融媒体记者 王欣欣 左文东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