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太湖“明珠”着色江苏“蓝图”

=

“帆影浮天际,波光碧水蒙;霞飞彤色染,浪涌夕阳红。”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自古便是文人雅士吟诗游玩的圣地,却一度响起严重污染的“红色警报”。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指引,拿出最大决心、最强措施、最大力度综合施治,使得太湖不仅“伤痛”痊愈,再度成为游客“打卡”圣地,更是蹚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致富路、创新路。

多管齐下,治污唱响“太湖美”。早在十余年前,一提到太湖,见诸报端的大多是“蓝藻事件”的负面新闻。人们所见的太湖,早已不是儿时模样,离古人诗词歌赋中的美景更是渐行渐远。对此,江苏省狠下决心,全面打响太湖治污“大决战”。高规格组建专门机构,建立入湖“河长制”,明确责任、充实力量;大力度出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强化法律刚性约束;创新建立物联网监测平台,为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提供实时数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统筹治理,如今的太湖美景重现、生态平衡,太湖明珠被重新“擦亮”、闪耀江南。

统筹推进,碧波荡起“致富经”。治理污染,必然面临围网拆除、池塘退养等问题,一头是环境优化需要,一头是湖滨百姓生计,两者如何统一?江苏省从“生态旅游产业”中找到了“最大同心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动下,农家乐、民宿、碧螺春、杨梅……成为了百姓创业致富的新路子。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成就了湖滨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让周边居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人们惊奇地发现,碧波荡漾的美丽太湖,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厚的宝藏。亲身经历过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干群一心,协同共拓“创新路”。太湖的保护利用,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也不能只靠一城一市之力。“环太湖圈”五市中,没有“旁观者”,都是“主人翁”。在区域能源结构、交通水利工程、新兴产业布局等方面,城市圈还有很大的协同发展空间,需要太湖周边城市形成共识、齐心协作。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省已经从打造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入手,在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大视野前瞻、大格局谋划、大手笔推进,着力使太湖周边一体融合、深度嵌入、互补互助,一个焕发新时代新风貌的的环太湖生态圈、产业圈、都市圈正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篇章”值得期待。

太湖美,不仅美在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美在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更美在发展理念新、发展思路清、发展底色绿。相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江苏省精准科学有效的“打磨”下,未来的太湖明珠必将更加闪耀夺目。(王有莉)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