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 拥抱淮河新时代】从“洪水走廊”到“江淮明珠” ——淮安农水70年发展纪实

9月初,洪泽湖畔,周桥灌区,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尽头。连续多天无雨,种植大户朱正义从旁边的农渠往稻田里抽水,随着自动抽水机不停运转,渠水哗哗地流进稻田,滋润着正值抽穗扬花的稻子。朱正义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又看到了一个丰收年。从2014年开始,他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稻麦两季。“小麦平均亩产900多斤、水稻1100多斤,年收入40多万元。”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水相连,俯瞰淮安广袤的农村大地,农田水利的日趋完善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昔日水患频发的“洪水走廊”已成为熠熠生辉的“江淮明珠”,演绎“天下粮仓”“淮上江南”的传奇。

灌区改造

旱涝保收产量高

据资料记载,由于黄河夺淮和战争等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排无系统、灌无设施,水旱灾害连年,农田灌溉只依靠运河东西堤上20个古老的小涵洞,其余都靠人力车畜力车提灌。遭遇干旱年份,人畜饮水都有问题。大片农田全靠天收,1949年粮食亩产仅为76斤,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治理洪水和洪涝。1956年,在省委根治徐淮地区洪涝灾害,淮北地区除涝改制、发展水稻的整治方针下,淮阴地区开始规划设计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流灌区——淮安乌沙灌区(现属于渠北灌区)。1957年春开始兴建乌沙渠首,筑乌沙干渠和支、斗、农渠,这是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引淮水灌溉的试点工程。

自此,我市大规模开展灌区建设,随着淮水北调、分淮入沂、江水北调等工程的兴建,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市建成灌区54个,其中大型灌区11个,中型灌区25个,小型灌区18个。灌区的建设,加快了大面积旱改水的速度,从而促进了农业产量大幅增长,使我市由过去吃粮靠救济,一跃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市民顾先生生于1962年,亲身经历了淮安农业的变迁。“我到七八岁的时候,村里的农田才种植水稻,才能经常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他回忆说,小时候村里种植最多的是山芋、玉米,人们的主食是这些旱谷杂粮。

随着水情、工情、农情的变化,到上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市大型灌区效益下滑,建筑物老化失修,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部分地区因水源不足有回旱现象。“以前很多闸门都是水泥或木板做的,时间长就坏了,严重跑水漏水,有的斗、农渠无闸门控制。”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毛景生回忆说。

1998年以来,我市抓住国家加大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入的机遇,洪金、淮涟、涟东、涟西、竹络坝、渠南、周桥、清水坝等大型灌区被纳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运西、桥口、顺河洞、临湖、东灌区等中型灌区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毛景生介绍说,20年来,我市大中型灌区都相继实施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仅8大灌区就完成国家投资30.55亿元。近两年,蛇家坝、河桥、姬庄、涟中、淮南圩等中型灌区被列入省以上水利发展资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利农河、洪湖圩中型灌区已列入2021-2022年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新一轮的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也正在编制,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实施。

“灌区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供水、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稳定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市水利局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处长刘卫国说。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配套、提高和完善,农田灌排标准不断提高,农村水环境不断改善,水管体制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全市有万亩以上灌区26个,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9个,1-30万亩中型灌区17个。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16.5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1%。现有大、中、小沟1.76万条近3万公里,干、支、斗、农渠道3万余条4.3万公里;中小沟级配套建筑物20.8万座,泵站6458座,山丘区塘坝3807座,全市农田水利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降渍等水利工程体系。

河道疏浚

水清河畅人欢笑

河道变宽,堤岸工整,休闲的人们或带着孩子在河旁绿化带漫步嬉戏或在岸边钓鱼……日前,记者在洪泽区看到,整治后的浔河不但灌、排、蓄、引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浔河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是白马湖上游9条中小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去年以来,洪泽区投资近3亿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态清淤、构建生态浮岛、建设植物护坡、加固堤防及改造沿线穿堤建筑物等。“以前,这里是黑水河,淤积不通、杂草丛生,河面漂浮着垃圾。如今,这里水清河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河里的鱼儿多了,垂钓的人多了。”浔河管护人员韦可财说。

据统计,全市7个农业县区共有县级河道176条、乡级河道1508条、村级河道2998条及村级河塘4922面。多年来,河道经久失修,行洪排涝功能衰减,水环境恶化。我市以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启动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对淤

积的农村河道进行轮浚整治,保证河道水系通畅、河面堤坡整洁、灌溉除涝功能恢复,水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自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水利厅部署要求,先后编制《2003-2007年县乡河道疏浚规划》《2007-2010年县乡河道疏浚规划》《2011-2012年农村河道疏浚规划》《2013-2015年农村河道疏浚规划》和《“十三五”县乡河道轮浚规划》以及《“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等。各地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强化资源整合,积极落实资金,规范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轮浚县乡河道3703条1.3万余公里,疏浚整治村庄河塘1.9万条(口),完成土方3.4亿立方米。

2018年以来,全市共建设生态河道84条。各地编制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通过疏浚河道、拆坝建桥、打通“断头河”,实现水系联通、活水调度,有效促进水体流动,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不断改善水质。统筹河道整治、农村绿化等措施,合理规划建设生态河岸、滨水绿地,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合理选择护岸形式,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生态护坡建设,提高水体生态修复能力。

饮水安全

汩汩清水润民心

炎炎夏日,盱眙县马坝镇万斛村村民林国柱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拧开水龙头,清亮透彻的自来水哗哗哗地流出来,他接水洗了把脸。“以前水量供应少、水压也小,每天只有半天有水,现在是全天候供水,并且水压也大,楼顶的太阳能再也不用借助水泵压水了,直接自来水上到顶,我们用着别提心里多舒坦了!”林国柱乐呵呵地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给百姓幸福加了码。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过去,我市农村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等不达标水,直接或间接引发了多种疾病。为了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我市1995年启动了农村改水工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重要工程抓紧抓实,在计划安排、资金投入上优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督查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苏省2013-2017年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市于2016年提前一年完成任务,投入建设资金9.56亿元,铺设管道2.1万公里,解决160.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17-2020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市投入15.5亿元,铺设管道2.55万公里,新增受益人口401万人,于2016年提前实施,并于2018年提前两年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9.99%,其中盱眙县99.99%,其他县区均为100%,全部达到省定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98%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环境美

今年6月,在迎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全市青少年水利与气象科普知识大赛等多项活动中,市水利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面向全社会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土保持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我市在农村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编制完成《淮安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实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黄河故道治理、农村河道疏浚绿化工程,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少。市樱花园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苏北第一、全省第二。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我市突出沙土区治理,建成樱花园、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古黄河湿地公园、日月洲生态园、桃花坞等公园9个。盱眙县铁山寺小流域、涟水县南集小流域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控体系及工程运行、维护机制,防治效益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盱眙县实行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封育措施的合理配置,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为防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我市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发改、审批部门立项、核准、备案生产建设项目文件同步推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形成工作联动,提高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同时,我市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今年以来,通过书面检查、现场检查、“双随机”抽查,市县区联动,实现审批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曹建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