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淮河新时代】治淮七十载 润淮写春秋——淮安推进淮河治理涵养城市气质

淮安,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下辖七个县区,有六个以水命名。这座古老的水城地理位置独特、区域优势明显、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的兴衰与淮河水系密切相关。她曾因水而兴,有“壮丽东南第一州”“运河之都”的美誉,也曾因黄河夺淮饱受洪灾肆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开展灌区建设,积极治理水患,修复河道生态,打造河湖景观,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淮河文化。回溯70年治淮历程,不仅有伟大的治水精神在历史中奔涌,更有清晰的人水关系变迁脉络蕴含其中,新时代水景观建设的图谱呈现眼前。

一部治水精神文化志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1951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揭开了全面治理淮河的序幕,全国人民和各条战线支援治滩,大批科技人员汇集到治淮的队伍中。千里淮河集结了百万军民,淮河儿女以人挑、肩扛、小车推的移山精神,扩挖河道,修坝筑堤,开辟行蓄洪区,开始了大规模治理淮河的壮举,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与特定历史时期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据《淮阴市水利志》记载,在党中央的号召下,金湖人民服从全局、团结治水,多次到外县参加10多项水利工程施工,施工人数达48000多人次。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土方、淮沭新河二河段、宝应大运河工程、淮阴段大运河……这些重要水利工程,金湖人从未缺席。

为了消除水患,洪泽湖大堤多次除险加固。如今,洪泽湖大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水上长城”。淮河的治理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形成了淮河水文化的鲜明亮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也在治淮历史上书写下温暖的一笔。每次淮河流城发生大洪水,全国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积极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此外,专业主义的水利行业精神也是治淮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次防汛抗洪中,水利行业干部职工以献身、负责、求实的专业主义水利精神为准则,舍生忘死除险护堤,波峰浪谷抢测洪流,夜以继日指挥调度,英勇的抗洪壮举孕育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为中国水利行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日的淮河,宽阔的河面上,淮水滚滚东流;坚实的大堤上,车辆往来不绝;千里沃野上,民众安居乐业。回顾70年治淮历程,丰富多彩的治水文化、众志成城的勇气精神,凝结成一部治水精神文化志。

一部人水关系变迁史

纵观历史,以水工程的作用为线索,能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人水关系变迁脉络,即畏水——治水——共生。

在近现代水利科学诞生前,由于技术限制,淮河流域并不能长治久安,遂求诸“神物”,人与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敬畏水”。清晏园内至今仍保留着始建于北宋年间的“镇河楼”,以及象征镇水“神兽”的七对石狮和一只象征长寿和吉祥的“神兽”霸下。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做出重大战略性决策,推动治淮,这一阶段,人与水的关系转变为“人能治水”。三河闸工程是淮安治淮功勋工程之一,该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一直发挥着洪泽湖拦洪蓄水和有控制地宣泄洪水的作用,号称“淮水入江第一关”。同样作为功勋工程的还包括洪泽湖大堤加固、二河闸兴建、淮阴水利枢纽工程、灾后水利重建工程、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程等,这些工程体现了新时代人类治水能力的突破。在众多水工程的作用下,人民安居乐业成为淮河流域常态。

经过1991年和2003年两场洪涝灾害的考验,如今,我国已经可以通过科学调度、正确决策处理好大大小小的灾害,此时,人们不再“谈水色变”,而是利用淮水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人水关系进入“人与水和谐共生”新阶段,服务灌溉的农水工程、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工程逐渐成为新追求。

1998年,淮安相继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仅8大灌区就完成国家投资30.55亿元;近两年,蛇家坝、河桥、姬庄、涟中、淮南圩等中型灌区被列入省以上水利发展资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利农河、洪湖圩中型灌区已列入2021-2022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新一轮的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也正在编制,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实施。

为改善广大农村群众饮用水质,1995年我市启动农村改水工程,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抓紧抓实,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我市投入建设资金9.56亿元,铺设管道2.1万公里,解决160.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前完成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7-2020年,全市投入15.5亿元,铺设管道2.55万公里,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受益人口401万人。

一部当代水景观图谱

利用“水上的城市”这一优势,打造秀美水景观,建设宜居城市空间,成为我市治理淮水的新目标之一。位于主城区中心地段的清晏园、樱花园、古淮河生态景区等,都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集自然资源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水景观。

清晏园是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任职官员最多的治水古衙署园林,也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有“江淮第一园”之称。据淮安市清晏园办公室主任韩玉喜介绍,经过多年修复建设,如今的清晏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形成了总督河道部院、御碑园、山水小园、梅岭春晓、荷芳书院、黄石深秋、叶园秋唧、环漪别墅八大景点。同时,作为全国唯一以展示治水历史和水文化为内容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清晏园发挥自身水文化科普宣教作用,利用展馆、展室的多媒体、沙盘、展板等设施,广泛开展水情教育活动,普及淮安水利与经济的关联,城市因水而衰、因水而兴的历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旅客争相游览的水景观。

废黄河(古淮河)沿岸的樱花园也是我市倾力打造的一处高品质水景观。据淮安市樱花园水保科副科长熊鹏凯介绍,此处早期是水流冲击形成的滩地,我市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在此种了大片植被;1998年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市在这里种上樱花树,并命名为樱花园。近些年,樱花园景区不断提升环境,拓展水生态景点,突出古淮河生态廊道地域特征,打造出樱花主题园、水利科普园和休闲园三张名片,开展水文化、水生态、水科普等特色旅游活动,不仅促进了“水利+旅游”融合发展,也更好地服务了市民的休闲活动。

各县区也有众多颇具特色的水景观,近年来成为淮河流域的旅游热门地,如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是一处集水利科普、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生态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经济长廊,300公里的全域绿道上,沿途有省级水利风景区三河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万亩荷花荡、4A级旅游景区水上森林公园、湖上百岛白马湖旅游景区等,同时还串连起众多特色水美乡村、美丽渔村。

一株古藤

承载三代人记忆

某个清晨,天高云淡,微风拂面,清晏园内的草坪上、树丛下,聚集着晨练的老人与嬉戏的孩子。在一处紫藤长廊内,三名正在拍照的游人吸引了韩玉喜的注意。“这几株紫藤虽然历史悠久,但外观平淡无奇,一般没什么人关注。这几位游客观察了好一会儿,看来他们是知道些历史的。”说着,韩玉喜拉着记者走上前去,与他们聊起来。

原来,这三名游客是祖孙三代。老人郭家福,今年整整80岁,趁着儿子郭勇、孙子郭彦熙从南京回来,便一起来到清晏园,追忆三代人的童年。

郭家福老人告诉记者,清晏园的许多细节已经和他记忆中大不相同,唯独这几株紫藤,仍然保持着他童年时的模样。“在我七八岁时,大人们经常带我到这里玩耍,当年调皮不懂事,把一株古藤划出一道小口子,后来才知道,它们竟然有上百年历史了。”郭家福发出感叹。

在儿子郭勇的记忆中,孩童时期在此爬假山、踩冰面的情形让他印象深刻,各处楼轩、亭廊、山石他也都记忆犹新,“特别是这几株古藤,我从小就在父亲的叮嘱下要爱护它们。”郭勇说,自己小时候学油画,曾架着画布在这里写生以至于忘了去上学,“从那以后,古藤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在我脑海里了。”

孙子郭彦熙刚刚成年,在他看来,清晏园的形象不仅是古色古香,更多了一份开放和包容。“2011年,清晏园不再收取门票,免费接纳市民和游客,那时候还在上小学的我,就把这里当成了家里的后花园。特别是这几株古藤,尽管平时很少有游人关注到,但在我心目中却是家乡的符号和童年的印记,每年回家总会来这里看一看、摸一摸,再听爷爷说说清晏园的历史,很是温馨。”

临别之际,韩玉喜向祖孙三人推荐了一本古籍《鸿雪因缘图记》。“书的作者是道光年间河道总督麟庆,其中就记载了清晏园的古藤。对他们而言,此书也许有特别的意义。”韩玉喜说。

融媒体记者 朱昭卓/文

融媒体记者 王昊/图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