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抗美援朝老兵】志愿军老兵李恺: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

89岁的李恺,家住清江浦区减速机厂宿舍,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那么多‘李恺’永远躺在了朝鲜,我活了下来。能有今天的生活,我很知足。”日前,老人面对前来慰问的淮安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抚摸着金灿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感慨地说,“这应该给牺牲的战友们。”

1951年,中学毕业的李恺瞒着家人,怀揣革命理想,从老家湖南邵阳跑到长沙的湖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3个月后,文化水平较高的他,被派往河北张家口的军委工校(亦称“中央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学习收发电报。1952年,学校迁到吉林长春后,他也去了东北。当年8月,李恺响应抗美援朝号召,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在某王牌军任通信参谋。

“过了鸭绿江大桥,就看到了和国内不一样的景象,有许多弹坑,有的两三米深。”李恺说,他在师部工作,没上前线,但“如果我的工作完成不好,也会死人”。因为接收和发送电报时,通信参谋必须快速精准传达,错一个字、慢一秒钟都可能给部队造成损失。

1952年春,彭德怀在志愿军总部的一次会议上指出:“朝鲜打仗,一是打后勤,一是打通信。”

为守护志愿军永不消逝的电波,李恺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师部的坑道里。“有时趴在桌子上睡,有时在地上用石块整理出稍微平整的地方,铺点树叶,裹着被单,就睡了。”李恺回忆说。

战斗期间,李恺不但要承受通信工作的巨大压力,还会面临生命危险,特别是在行军过程中,为了避开敌人的飞机轰炸和侦察,部队只能白天隐蔽、夜间行军。由于太累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李恺和战友笑称这是“行军睡觉”。如果掉队了,很可能落入敌人手中。除了步行外,部队也会乘坐火车。一次,天快亮时,敌机发现了志愿军的火车,疯狂扫射。“车厢被打穿了,身边有的战友被子弹从头贯穿……”李恺长吁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之后的几天,志愿军的营地上“五彩缤纷”。“那是我们的床单,战斗时可不敢拿出来晒。”李恺解释说。

停战后,李恺又执行命令留在朝鲜帮助重建,5年后才回国。回国后,他并没有回家乡,而是被调往淮安工作,直至退休。“我幸运地从朝鲜回来了,而很多战友却长眠在朝鲜。”李恺感慨地说,现在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可惜那些牺牲的战友看不到这繁荣景象。

融媒体记者 刘权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