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改善扮靓新型农村社区

近日,江苏省在淮安召开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现场推进会。据悉,今年1-9月,苏北五市共完成农房改善7.6万户,占省定10万户年度改善任务的76%;今年计划实施的742个项目(含上年结转项目)中,已开工607个,占比达81.8%,达到年度序时进度,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苏北农房改善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惠民利民的重要使命、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支点、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遵循“四化同步”规律,顺应农民现实期盼,推动农民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苏北五市建成了一批建设品质高、公共服务好、产业发展优、环境条件佳、文化特色足、群众满意度高的新型社区,农房改善扮靓了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农房改善要注重规划统领,绘制乡土特色美丽图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江苏省积极尊崇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注重谋划在先、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农房改善与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坚持“多规合一”,加强各类规划对接,突出城镇村联动,同步规划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产业、改善乡村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推动形成重点镇、特色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特色村庄相得益彰的多元空间格局。坚持科学布局,比如淮安按照“沿路沿河沿产业”原则,聚焦黄河故道、京杭运河、淮金公路沿线和洪泽湖、白马湖周边等产业带、文化带、风光带,新建128个“一强三靠”农房改善项目,融入乡村乡土特色,精致打造金湖县荷花荡、湖畔旺屯和涟水县条河社区等一批具有典型江淮风格的新型农村社区。 

农房改善要坚守民本初心,践行“共享小康”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心为心,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农民参与,维护农民利益,真正让农民选得称心、搬得顺心、住得舒心。各地应精准了解群众需求,组织全面摸底,建立四级台账,根据农民意向确定安置方式、项目规模、房屋户型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宣传,组织群众参观考察,实行房屋评估、搬迁方式、补偿标准、居住选址、质量监管等全程公开,具体事项经村民代表会议或党群议事会审议同意,做到“农民的事由农民说了算”。 

农房改善要写好后续文章,托起“乐业安居”小康梦想。建好农房同时,强配套、兴产业,做好农民入住后的“后半篇文章”已成共识。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步配套建设特色产业项目,集中整治农房改善腾退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两大主体”,确保农民群众有稳定收入、村级集体能持续增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党员中心户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探索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努力把新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重治理让农民生活好起来。强化乡村自治,布局议事堂、集会堂、文体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礼堂,探索社区物业自治管理、专业管理等模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 

当前,农房改善工作仍需持续发力,既要注重功能配套、内外环境打造,又要注重内涵挖掘、特色塑造,让每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呈现“不一样的烟火”,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事做、有收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陆彦平)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