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全面小康】筑牢产业之基 铺就幸福底色 阔步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访淮安区委书记张笑

2019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4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677元和18856元;在阔步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淮安区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县(区)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一等奖。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淮安区将交出怎样一份答卷?淮安区委书记张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逐梦之路——

“捷报频传”跑出“加速度”

工业经济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龙骨”。2019年,淮安区应税开票销售跃上新台阶,达274.76亿元,全部工业入库税金达13.03亿元,并成功获评全省首家“中国百佳营商环境试点县(市)”。“这一新高度,支撑在项目。”张笑说,去年一年,淮安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个,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9个,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5个。

淮安区是传统农业大区,也是全省重点管理的扶贫县区之一,该区把产业扶贫作为富民壮村的主抓手、主渠道,制定了一揽子惠农政策,实施了一大批农业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攻坚活动,呈现出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村集成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2019年底,全区11.6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37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18万元以上并达到新“八有”标准,该区从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中顺利“摘帽”退出。探索推出的“党建引领、集成振兴”农业农村集成改革,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报道推广,该区成功入选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收获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的“金字招牌”。该区施河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镇,与车桥镇一道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逐梦全面小康,民生福祉是落脚点。”张笑说,去年,淮安区公众安全感达98.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学生资助工作在全省县区绩效考评中位居第一,入列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名单。

此外,淮安区在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方面的“大手笔”同样引人注目。去年,淮安区接待境内外游客842.34万人次,旅游业“吸金”近百亿元,被命名为“中国魅力文化旅游名区”“长三角最具网红特质旅游城市”;累计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99个,总投资107.78亿元,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100%;5个镇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卢滩、南湾两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突破之举——

“招无虚发”打好“连环掌”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未远去,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却铿锵稳健,在“六稳”“六保”、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打出了一套“连环掌”,推动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

复工复产“风生水起”。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淮安区一度是全省唯一一个高风险地区。面对复杂局面,淮安区及早研判、快速反应,因时因势制定策略,牢牢掌握战“疫”主动权,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境外病例零续发”。形势平稳向好后,该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第一时间出台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正常生产一揽子政策,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发放贷款,扎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探索建立“亲清双月谈”长效机制,深化“互联网+就业”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按下重启“加速键”。

项目建设“一着不让”。中秋前夕,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首发上市,成为我市第一家主板上市民营企业,更坚定了淮安区以项目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今年,该区探索推出“项目长”制,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实行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双向发力,成效日渐显现。今年上半年,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个,5000万美元的台湾南宝集团碳纤维项目成为疫情下全市第一个落户的外资项目。林安物流、淮安恒大运河梦都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效应好的重大项目签约落户,27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6.19亿元。

民生保障“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成果,全面小康才能扎稳马步。”张笑说,淮安区建立的防返贫监测机制,为3.4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低保兜底全覆盖上了一道“保险”,建成的62个产业扶贫项目“开张”,可惠及37个村。该区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原址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房改善项目31个,其中24个今年底将竣工,可帮助6042户农民改善住房条件。上半年,淮安区累计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资金7500余万元,助困5634人次,居家和社区养老成为全省示范。

决胜之年——

“更上层楼”再创“黄金期”

淮安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市委书记蔡丽新对淮安区提出的“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建好周总理家乡、以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当好表率的行动自觉打造高素质队伍”要求,全面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指示精神,围绕“中心城市核心区、江淮发展先行区、枢纽经济承载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宜居宜业幸福区”目标定位,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走前列、全省争进位,确保和省市一道如期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首先是工业开路,既长‘块头’又长‘肌肉’。”张笑表示,该区已对九大重点产业进行梳理优化,围绕产业“集聚度”“关联度”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工程,力争“引进一个大企业、突破一个大产业、发展整条产业链”,同时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国际社区等现代服务业,让“黄金地段出黄金”。

淮安区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旅兴区重在深耕内涵、修炼气质。”张笑说,淮安区将依托古城区基础框架,塑造城池格局、河湖水系、街巷肌理、建筑风貌的整体形态,绘就“四湖一垠、三城相连”美丽画卷;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南部新城和河西新区为“翼”、各镇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度对接全市“东扩南连”发展战略,推进北部新城建设,谋划承接高铁经济功能片区,打造新的城市增长极。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淮安区将结合“党建引领、集成振兴”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做法,引导农户土地入股、集体领办合作社,推进规模经营;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做强淮米、西瓜、芡实等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农房改善项目品位,注重产业导入、文化植入、设施接入、服务融入、方便出入,形成农房改善项目“两带三圈”格局;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力争实现所有村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集镇面貌明显提升。

融媒体记者 王欣欣 王正道 杜勇清 杨丹丹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王怀扣 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