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盱眙:“内外兼修” 乡村处处好风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对理想中的乡村生动的描述。随着盱眙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优美的田园景观、浓郁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被逐步挖掘出来。柏油路、石子路、游步道,文化主题公园把乡村扮靓,现农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朋友周末休闲的首选。

近年来,盱眙县把农房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的有力抓手,注重农房改善与产业发展并举,确保农民住好房,努力让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行走在盱眙的乡村,可见美丽的村庄、兴旺的产业,可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

规划高颜值 农房改善严把质量关

盱眙县要求每一个农房改善项目都要具备高起点的设计规划,全县各镇街的农房改善项目方案设计均邀请知名大院、大所、大师参与,清华、南大、东大等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参与了农房改善项目规划编制。同时,为充分激发镇街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县拿出2000万元对农房改善项目优秀设计方案给予奖补,提升了各镇街对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为高标准建设农房改善项目奠定了基础。

“我们住在小镇的边排,现在可以说是门面啦。房子外面漂亮了,里面也该弄漂亮些。”新迁户刘文兵借此机会把房子装修了一番,屋内都铺上了地砖,进门要换鞋,厨房有橱柜,使用的是液化气,浴室安上了热水器和淋浴。“这样的日子赶上城里人,这辈子也知足了。”天泉小镇居民刘文兵说。

“农房改造不仅要有光鲜的外表,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内瓤’。”盱眙县住建局负责人说。从小的方面来说,改造就是要帮助农民搞好改厨、改水、改厕,提高生活质量;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环境整治工作,配套进行人行步道、污水管网、垃圾收运、庭院绿化等建设,实现村庄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靠家能致富 发展产业项目鼓腰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 “牛鼻子”,有了产业兴旺的发展,乡村群众有了就业致富的机会,也有了安居乐业的条件,于是,改善住房条件就成为百姓期待值最高的一件大事。

居住在盱眙县天泉小镇的43岁拆迁户陈连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原住一间60平方米泥瓦房,领到的土地承包权流转金、地面附着物补偿、拆迁补偿及20%加价补偿等一共19.7万元,他在天泉小镇置换了一套12万元120平方米的新房,剩下的钱用来经营超市。“大部分人家安置费超过20万元,家家添置了摩托车,家家有门面。”陈连林说。陈连林回乡前在南京打工,像他这样的归乡农民工全村有几十人。

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同时,盱眙县结合各镇街产业特色,着力帮助群众稳定增加收入。天泉小镇结合全域旅游、国家级休闲区建设,规划上注重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经济;淮河镇明陵社区结合明祖陵景区、虾稻共生产业打造“三区融合发展”新格局;黄花塘镇芦沟小区结合虾稻共生产业、高效农业项目、宁淮特别合作区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盱眙全县上下努力建设一批产业带动强、居住环境优、配套设施全的农房改善特色示范项目,重点镇、特色镇以及基础条件较好的镇街按照“江苏省文明村镇”和“星级乡村旅游点”创建标准,规划建设农房改善项目。

居住环境美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全

在盱眙县黄花塘镇桃源小镇采访,记者听到群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日子过得舒服哟,和城里人一样”。今年56岁的陈学蒋和儿子一家居住在桃源小镇的一座三层小楼里,家里电器设施齐全。陈学蒋的儿子、儿媳在镇里打工,孙子就在小区旁的幼儿园上学。“这里环境和各项条件比原来好得太多了,不管是上班、上学还是看病,干什么都很方便。”

“盱眙县通过实施农房建设改造,统一设计、标准和内容,农房品质得以提升,农民新村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该县主要领导告诉记者,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政府的工作目标,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盱眙县委县政府继续将农房改善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版头条来抓,高位推动,强势推进,一定能绘就更美好的“富春山居图”,让全县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城镇生活。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