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全国劳模”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11月24日,在2020年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江苏省盱眙县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李叶红获评“全国劳模”荣誉称号的消息不胫而走,让北山村这个石马山脚下曾经名不经传的小村庄沸腾了。

左数第四位为李叶红

“李叶红整天没日没夜地忙,领着我们一起致富,短短几年的时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房秀敏告诉记者。

在荒山上绘画

3000多亩荒山虽不能言语,但它用一天天的改变记录着李叶红的步步艰辛;3000多个日夜虽不能描摹,但它用一分分的累积诉说着李叶红的点点进取。说起盱眙县石马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人们不禁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这位出色的“女能人”。

李叶红,敢想敢干,承包荒山进行生态果林开发,在石马山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坚信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困难农户、妇女共同致富,才是这位“全国劳模”的崇高境界。

李叶红初中毕业后曾在盱眙县水产冷冻加工厂和水产公司上班,后来因企业改制而下岗。为了干一番事业,她多方筹资,购买了原水产公司的一套制冷设备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事业不断做大做强,积累了一些立身本领和创业资金。2006年3月,北山村委会将该村现有的3100亩荒山进行招标承包,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李叶红意识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水果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当即,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尽量争取拿到这片荒山的承包经营权。最终,过五关、斩六将,李叶红以最高的标额夺得北山村石马山3100亩荒山的承包经营权,开始在荒山上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她尝尽了艰辛,荒山上没水、没电、没路,周围渺无人烟,风餐露宿,往往吃住在山上一搏就是几个月,观察、谋划、奋斗、操劳。

为了提高果木的质量、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李叶红先后到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学习水果种植技术,考察市场营销以及具体行情后,下定了种好水果的决心,并决定做水果就得做产业,做产业就得做名牌,从而全力打造石马山区产地水果品牌,率先将自己的产品注册为“凯碧”“厉春园”等商标。同时,为了加大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李叶红又在省市各地开设了多家专卖店,作为公司对外宣传的窗口,并投放大型户外广告提升自身知名度。与此同时,李叶红还经常去全国知名水果生产基地陕西、山西等地学习考察,虚心向果木专家学习高档水果栽植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家的点拨以及凭借自身的悟性,她艰苦探索,科学实践,一步步实现了既定目标,在盱眙林果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本领域的领头人。

在创业中奉献

“盱眙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面滩,很多山坡被废弃,与其让这些荒山废弃,还不如承包给老百姓开发,既能绿化荒山保护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呢!”李叶红谈起荒山开发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尽的想法。

作为盱眙县天泉湖镇妇女创业联合会理事长,李叶红通过老师的介绍,再次去南京农业大学引进果木新品种,在石马山上新发展果园500余亩。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把这片新开发的果园全部优先承包给了北山村里致富无门的农户,且无偿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难题。

村民谢树祥家中五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收入仅靠几亩荒山,经济十分困难,李叶红主动划出30亩果园让他承包,又拿出5000元钱给他买肥料、农药,并在种植、施肥等重要环节予以亲自指导。在她的热心帮助下,谢树祥也不怕吃苦,用李叶红传授的管理方法实行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果木长势良好,很快就见到了效益。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李叶红还主动把村里50名有困难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招到自己的公司,让她们帮助采摘和做零工,月工资2000多元,使她们既不误工又增加了收入,她的付出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赞誉。由于她品行端正、办事公道,坚持为群众服务,在当地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大家都信赖她支持她。

在发展中立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态园在李叶红的精心经营下,成绩有目共睹。但李叶红并没有满足,而是用发展的目光谋划未来,把目光投向更远更远的地方。李叶红认为,未来的农村经济必将是有机食品和观光农业的天下,果木事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在同行的前面。

站在高高的石马山上,李叶红俯瞰脚下的有机葡萄园和有机核桃园,豪情万丈,思绪万千,描绘出一幅集有机果园、农业开发公司、果苗培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新蓝图。

李叶红乘着社会各界对发展生态农业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扶持的东风,积极投身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展生态农业树立好榜样,带领大家发家致富,为盱眙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绿色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未来要做的事还很多。在坚持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公司和周围村民将紧跟时代步伐,加大科研投入,让农民朋友掌握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做大做强林果品牌,让广大农民在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李叶红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丁文 狄晨明)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