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淮安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1月26日、27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淮安代表团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现场,代表们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王正喜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展现了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来之不易的成绩,令人信心倍增。作为国有企业,将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发挥好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强化风险防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十三五’实在具体、充满底气,谋划‘十四五’聚焦精准、站位高远,部署今年工作重点突出、催人奋进。”江泽清代表建议,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供给,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理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关系,进行试点探索。提升技术工人经济待遇,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同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激励更多学生技能强身、技能报国。

“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淮安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充分的空间资源禀赋。”孙蔚代表建议,打通“三个通道”,即沿海辅助通道、京沪辅助通道、沿淮铁路通道,并将其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配合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进一步助推淮安枢纽地位做实做强,加快提升“枢纽新城”的发展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用很大篇幅关注民生领域和企业发展壮大,强调‘老有所养’和‘幼有所育’,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十分赞同。”朱华林代表对此有两个建议:一是进一步理顺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和加快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破解制约养老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催生拉动照护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持续关注小微企业,延续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张笑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特殊之年不平凡的成绩,有三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大考之年,拿出一份亮丽答卷,产生众多的“第一”“首次”,鼓舞人心;二是开局之年,贯彻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开启了发展新征程;三是盛世之年,描绘了蕴含深厚民生情怀、民生担当的美好图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高。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科技强省、制造强省,作为企业家代表,备受鼓舞。”周观林代表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举措,引导企业家树立更高远的目标,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促进江苏经济更快发展。有关部门提高发布工业企业排名的频次,按月公开五百强乃至一千强排名,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刘卉代表说,为推动乡村产业更好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用地政策。建议将《关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全省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落细落实,做好乡村产业用地的规划实施,盘活乡镇企业闲置土地,简化土地流转程序,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在规划管控之下,合理、合法进行开发。

“对于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一定要更加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强省建设和美丽淮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倪春玲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她非常关注的是继续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这些规划令人振奋,期待有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 杨尚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邢文峰 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