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我市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

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并获优秀等次;在全省率先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创新实施“关爱邮路”品牌服务,启动“关爱邮包”公益项目;探索实施“民福”行动,在全省首创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建设。2020年,我市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中交出高分答卷。

基本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持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标准,实施“渐退缓退”“单人保”政策,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0年累计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3858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32亿元。深化“温情救助”改革,在全市推广“最多跑一次、无需开证明”救助模式,获评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600万元,惠及44万困难群众。

基层社会治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得到加强,全市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基层民政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47个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共治共建共享局面得到进一步强化。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达标率100%。慈善社工发展迅速,全市共有持证社工1743人,万人社工占比苏北领先。疫情期间,全市慈善组织共为疫情防控募集款物3240余万元。

基本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运营各类养老机构232个,养老总床位4.9万张,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3.2张。建成46个具有全托、日托等功能的镇(街道)日间照料综合体(中心)、1552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390个老年人助餐点。优化“淮安市虚拟养老院”平台功能,整合社会力量为30万名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出台《淮安市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管理实施方法》规范性文件。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刘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