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备年货,盼团圆;剪窗花,迎喜气……寻常百姓家 淮上年味浓

备年货,盼团圆;剪窗花,迎喜气……年,近了,年味儿逐渐浓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年的民俗都不尽相同。在八旬老人刘玉华的心目中,年味是幼年堂屋里熊熊燃烧的火盆;在淮安非遗传承人、纸扎艺人李国连的眼里,年味是一个又一个生动形象的纸扎;在剪纸高手郭伟的眼里,年味是美丽窗花折射出的童年时光;在民俗专家陈瑾眼里,年味是奶奶在年前蒸的一锅又一锅馒头……这些民俗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厚重的传承,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守岁火盆延续温暖亲情

87岁的刘玉华家住清江浦区日月星辰社区,走进她的家,只见屋内窗明几净,收拾得干干净净。

“您忙完年啦?”

“不用我忙,都是我大儿子定期来打扫的。”老人笑呵呵地说,自己每年春节轮流去两个儿子家,不用自己烦一点神。

刘玉华是淮阴区宋集人,尽管已年至耄耋,却还清楚地记得老家的春节风俗,其中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年三十晚上的那个守岁火盆。

“庄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个自己做的泥火盆,一般洗脚盆那么大。”刘玉华老人用手比划着说,年三十前,大家提前捡拾好松枝、芝麻杆等燃料,到晚上就在堂屋点燃。七八十年前的苏北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红红火火的火盆,就成了一家人的焦点。火盆里的松枝和芝麻杆噼噼啪啪地燃烧着,散发出松柏的清香,寓意着来年日子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夕晚上,孩子们围坐在火盆前吃花生瓜子,大人们则在旁边的桌子上包饺子、搓汤圆。”刘玉华回忆说,淮安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在过年的吃食上也体现了南北兼容的特点,“春节时我们既要吃饺子,也要吃汤圆,而且吃的时候不能吃完,要留一点碗底子,寓意年年有余。”

最神奇的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会从火盆底部凝结的水汽来判断来年雨水的多寡。“现在想想,不过是一种迷信罢了,但也反映出庄稼人对丰收的期待。”刘玉华说。

八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幼年老家堂屋里那个守岁的火盆已经尘封进历史的烟尘中,但那温暖的感觉,那质朴的亲情,却一直留在了老人的记忆中。

纸扎“中国牛”传递新年“老味道”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也是民间传统的“送灶日”。“每年送灶后,我们家就开始忙了,来买这些文娱用品的人都排起了长队。”日前,淮安非遗传承人、纸扎艺人李国连特意制作了《牛牛大顺》《牛年吉祥》两组传统年俗用品,喜迎新年。

李国连展示纸扎作品《牛牛大顺》

纸扎,是以纸为原料,扎成各种形态的物件,是一门融扎制、贴糊、剪纸、彩绘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独特手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李国连祖辈经营纸扎工艺品,八岁时就随父学艺,如今不仅能熟练地扎出传统作品,还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记者看到,《梁红玉击鼓》《唐僧师徒》《鬼子投降》《白衣天使战‘疫’忙》等作品造型逼真。“我也与时俱进,平时喜欢在纸扎上增加一些新鲜元素,这样作品才能更受现代人欢迎。”李国连说。

“三四十年前不像现在,没有多少玩具,纸扎的各种花鸟、人物、建筑等成了那时很多人特别是孩子们的玩具。”68岁的李国连回忆说,过去,每到农历年关,他和父亲扎出的各种花灯、花船、花车等给百姓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他至今还记得,为了让每个来购买纸扎玩具的人不扫兴而归,他和父亲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这个是兔子灯,以前小孩子最喜欢了,因为下面有轮子,里面插上蜡烛,小孩子可以拉着跑。”李国连从自己的工作室里取出几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纸扎兔灯介绍说。

和小巧的兔子灯相比,纸扎中国龙则要庞大得多。上世纪70年代末,李国连和父亲花了20多天时间,为原淮安县城北大队扎了一条20多米的长龙。“先用竹篾扎好骨架,再贴上‘的确良’布,然后把龙头、龙鳞、龙脚等画好,才能色彩鲜艳、活灵活现。这么大的龙,要十几个人才能舞起来。舞龙队走街串巷,一路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李国连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一能反映淮安民俗文化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美丽窗花折射幸福时光

家住清江浦区化工新村小区的郭伟是街坊邻居口中的“剪纸高手”,每年春节她都会给左邻右舍的窗户上“种”下一朵朵形状各异的大红花。“除了吃团圆饭,我们家过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剪窗花了。”郭伟说。

郭伟在剪窗花

“郭大姐人美手巧心也善,这几年每年春节都会给社区里的困难户免费送剪纸作品,今年我们特意为她提前准备好了剪刀、红纸等材料。”浦楼街道化工新村社区书记黄海虹告诉记者,过年贴窗花是我国的传统民俗,值得传承和发扬,郭大姐剪的窗花,非常受大家的欢迎。

“翻过年就是牛年,我就以牛为题材吧!”在化工新村社区党员活动室,郭伟拿起一张红纸,简单对折了几下,就开始剪起来。“我心里已经有了构图,用笔画不如直接剪有感觉。”一张薄薄的红纸,在郭伟手中被反复横折、对折、竖折,再被这儿剪一下、那儿来一刀,没几分钟,打开便是一幅包含牛头和“福”字的窗花,“这是剪纸里的生肖寓意,意为牛年送福。”

郭伟与窗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据郭伟回忆,那年大年初三,她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售卖窗花的摊位,一幅幅鲜红的剪纸作品让她的心里也开出了小红花。

“小姑娘,买几张贴在家里的窗户上吧,辟邪。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免费送你本书,跟着剪就是。”摊主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窗花满足了郭伟的爱花之心。当她把买回家的窗花挨个贴在窗户上时,窗外的阳光透过一朵朵红色的窗花照射进来,家中嵌着简易玻璃的格子窗户、老旧的家具仿佛都焕然一新。从那时起,过年剪窗花就成为了郭伟生活中的一部分。

“过几天我会把剪好的窗花和老党员们写的春联,一同送给社区的困难群体,寄托我们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郭伟说。

传统民俗寄托美好愿景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过年的习俗源远流长,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民俗专家陈瑾。

一些年俗在陈瑾看来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如蒸馒头、吃年糕、贴窗花、贴福字、贴春联……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奶奶在春节前蒸的一锅又一锅馒头,“以保证整个春节期间都有馒头吃。到了大年初十,奶奶会将裂口的馒头回锅再蒸一下,寓意生活富裕,食物不断顿。那时候吃的年糕也跟现在不一样,是土年糕,用糯米面蒸制而成,虽然没什么卖相,但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陈瑾说,年夜饭的菜品很丰富,也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吃饺子寓意弯弯顺,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吃豆腐寓意要暴富,吃鱼寓意年年有余等。年夜饭又称“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一谈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畅想新一年的打算和安排,“这种一大家亲热团圆的美好氛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农耕文化。”

王昊  摄

陈瑾告诉记者,淮安的春节文化其实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二月二才真正结束,可以说,整个腊月都是在过节和准备过节的氛围里度过的。“腊八过后,人们就要准备祭灶。这之前一定要将家里打扫干净,打扫的人也会因为劳动而神清气爽,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陈瑾说,在传统习俗中,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不使用剪刀、菜刀等刀具,否则会破坏运气和财运。家人间相互拜年,要言语吉利。大年初一还有个重要习俗,就是晚辈向长辈拜年,说些吉利讨喜的话;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寄托对孩子成长的美好祝福。

“现在提倡文明过节、温馨过节,过节时尊重民俗的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如压岁钱,考虑到孩子的金钱意识较差,长辈们可以在晚辈拜年时,送给晚辈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这样既尊重了传统习俗,又可温馨过节,免去不必要的负担。”陈瑾说。

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刘权 胡适之 张金宇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