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安区: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020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向“旅游全域化、城乡全景化、享受全方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型路径,打造出全域统筹、全域融合、全域发展的全域旅游“淮安模式”,以文旅产业大发展带动经济质效大提升,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传承历史文明 积极开发文化旅游

淮安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旧有的旅游品牌,最能代表当地历史文脉、最能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生活、最具有社会影响潜力的文化形态,其经济推动潜力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传承民族历史,让历史文化“热”起来,保持旅游产品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对话,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中的历史文化韵味。近年来,淮安区不断对旧有旅游品牌再包装,加强红色旅游发展引导,突出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丰富红色文化传播载体。并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实现淮安区旅游资源从“聚宝盆”到旅游产品“万花筒”的转变。

推行厚重文化向轻松表达转变,让文化的观光旅游向文旅休闲度假转型升级,形成“文化景点+文创产业+文旅休闲业态”;推行文旅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转变,加快文旅的产业化、产品化,把文化的历史价值转为旅游的市场价值;推进古民居收购与修复、文化中心项目、旅游集散中心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策划文旅节庆品牌活动等五大重点工作。进一步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加快全区旅游项目建设,丰富景区品牌内涵,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旅游新业态,扩展旅游产业外延,进一步促进旅游全产业链形成。

强化政策引导 补齐全域旅游短板

淮安区注重顶层设计,成立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部门、各镇街资源,注重全域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综合交通、乡村布局等专项规划协调融合,形成科学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出台多项政策,加强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高品质打造一批文旅精品项目、经典之作。深化产业融合,推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文艺+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形成“+旅游”的推进机制。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区拓展到全区,补齐全域旅游短板。

对全区18条河道进行整治,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推进7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老房的华丽转身”;改造古城52条后街背巷,扮靓“城市客厅”;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旅游厕所62座,其中56座达到A级标准;提升旅游标识引导服务,在高铁站、高速口、核心景区新设立旅游道路交通指引牌111个,全域旅游指引牌93处,增设电子屏20处。实施全域旅游“畅通工程”,建设海棠大道、里运河长廊、长安路、城河街等8条旅游风景道、休闲步道和城市绿道,新建改建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停车场4处,开通“海棠号”旅游专线,4条古城景区直通车,新增4条乡村旅游公交线路。

创新营销机制提升全域旅游品质

淮安区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立体式营销机制。与高铁、知名旅行社合作,在主流媒体、自媒体和新兴传媒开展全媒体营销,举办古城淮安全域旅游推介暨战略合作大会,首届长三角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旅游论坛。打造“淮安古城”全新logo,唱响“春赏百花瞻伟人、夏游古城品美食、秋摘百果庆丰收、冬逛河下过大年”的旅游四季歌。发展“夜经济”,培育夜游品牌,连续举办魅力河下夜市嘉年华,河下古镇城河街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挖掘美食文化,持续举办万丰美食文化节,淮饺获评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淮扬菜百年老店文楼被评为“长三角城市群岁月余味老房子特色餐厅”。研发旅游商品,打造“淮安游礼”,淮盐获2020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水墨餐盘、西游天团系列商品等先后获国家、省旅游商品奖项。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乘势而上,切实增强信心和决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淮安区将坚持新的发展理念,重视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优质文化资源和旅游要素的有机融合、社会力量和政府资源的良性互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陈奕宏)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