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以甜蜜为馅 品上元美好

正月十五是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被称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这一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品尝甜甜蜜蜜的汤圆。今年元宵节,忙碌了一整年的社区书记为父母做了一顿饭,感谢他们过去一年来的呵护;国学爱好者身着汉服,穿行在运河之畔的柳树间,梦回古代;年轻的母亲带着女儿包汤圆,包进甜蜜温馨的母女情;“00后”创意十足,自制巧克力汤圆与家人分享……他们以甜蜜为馅,品上元美好。

做顿团圆饭向父母表谢意

关键词:忙碌

元宵节前夕,在清江浦区健康新村西侧广场上,黄河南社区正在举办一场元宵节活动。看着台上活力四射的表演,社区党委书记宗方昉松了一口气。她从春节前就开始筹备这次活动,为了让节目有新意,四处联系有“绝活”的演艺团队,所有节目逐一审查、过细,终于有了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感觉小区现在越来越有家的味道,每逢节日,小区里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观看演出的社区居民卞仲天笑着说。

竭尽所能让社区居民满意的宗方昉,感觉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这位“80后”社区党委书记是家中的独生女,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没有爸爸妈妈无条件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孩子今年六年级了,我从来没像别的家长一样辅导过孩子的功课,就连每天孩子上下学都是我父母帮忙接送的。”宗方昉说。

过去一年里,宗方昉和其他社区书记一样,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项“大考”。“几乎每天都在社区里‘泡’十几个小时,忙得脚不沾地。”心疼女儿的两位老人总是想尽办法帮她。宗方昉早上七点就要到社区,两位老人六点不到就起床给她做早饭,热腾腾的面条、包子、稀饭,让宗方昉一整天都精神满满;她加班到晚上十点多,父母也不睡,准备好夜宵、水果,等她平安到家叮嘱早点休息后,才能安心去睡。

元宵节这天,宗方昉依旧很忙碌,她把团圆饭安排在了晚上。吃着女儿亲手做的饭菜,老两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脸上始终带着欣慰的笑容。“其实本来打算一家人去餐馆吃饭的,但总觉得这样不足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和爱,因为有他们的爱,我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菜虽然简单,只有四菜一汤,但相信爸爸妈妈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宗方昉说。

将母女情包进汤圆中

关键词:甜蜜

大红的灯笼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汤圆则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2月24日,清江浦区康城明珠小区居民徐玲玲带着8岁的女儿萱萱一起加入到猜灯谜活动中,提前感受元宵节氛围。按照以往惯例,每年元宵节除了猜灯谜之外,她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里运河御码头看灯展,这是孩子最期待的一项活动。但由于今年没有灯展,徐玲玲悄悄地为孩子安排了另一项元宵节活动——包汤圆。

小区里的灯笼挂了起来,节日气氛扑面而来。小区活动广场上还挂了百余盏灯笼,每个灯笼下面都有一个灯谜,从文学、历史到科学、生活,涉及众多领域,趣味十足;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五颜六色的灯笼造型独特,精致可爱。徐玲玲带着女儿积极参与,她们仔细琢磨谜面,认真思考,不到半个小时,齐心协力猜出多个灯谜,从社区工作人员处领到多个小礼品。

元宵节前一天,徐玲玲一下班就去超市买好糯米面,准备好各种原料、工具,晚饭后和女儿一起包汤圆。母女俩分工协作,在糯米面中加入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再擀开,包入馅料。“小时候吃的汤圆都是母亲手工包出来的,又大又实在,很好吃。现在市场上虽然有很多汤圆种类,但总觉得没那个味儿。这次带着女儿一起包汤圆,让女儿也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说话间,母女俩已经包好了一个个汤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过完元宵节,春节就真正结束了。”徐玲玲说,她将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女儿也迎来了新学期,“我们一起以元宵节为起点,开启新一年的奋斗之旅。”

穿汉服过节梦回古代

关键词:传统

“每年正月十五,我都会穿上汉服,到里运河文化长廊散散步,增添一些传统节日的氛围。”今年24岁的王倩如是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的语文老师,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汉服爱好者。今年元宵节,她延续了这一传统,穿上端庄典雅的织金明制袄裙,提上花灯,到运河边上走一走,展示汉服的兼容并蓄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王倩如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源于大学时期。早在2017年,作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她被传统文化魅力所吸引,加入校内汉服社团,参与各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正是从那时起,汉服穿搭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说起平日穿汉服出行,王倩如很自豪,“我喜欢穿汉服逛街,走在路上回头率很高,特别是在传统节日,穿汉服既独特又喜庆”。

对于喜爱汉服文化的王倩如来说,在元宵节穿上汉服、提着花灯,打卡淮安特色景点,再应景不过了,“记得上大学时,一到元宵节,学校里一群汉服爱好者就会相约穿上仙气十足的汉服,拎着漂亮精致的花灯,行走在灯火通明的清江浦楼前,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上元节。晚上再到空旷的河道放河灯,为新年许愿祈福,特别开心”。

王倩如告诉记者,今年她早早买了糯米粉,并邀请汉服爱好者元宵节当日来家中聚会,一起包汤圆,“我还网购了制作古风宫灯的材料,元宵节当日组装起来,就可以提着外出游玩了”。

王倩如工作之余还会学习汉服知识、制作古风发饰,日常搭配汉服的精美簪子也多是她亲手制作。“汉服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也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希望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绵薄之力。”王倩如说。

自制汤圆佳节新鲜过

关键词:新潮

2月25日一大早,大四在读的赵颖去超市买了几个灯笼挂在屋内,还买了制作汤圆的食材,“准备做点新奇的汤圆给奶奶尝尝”。

汤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无非就是黑芝麻馅、花生馅,但市场上推出的草莓馅、榴莲馅、蓝莓馅、黄桃馅、鲜花馅等新奇汤圆,让赵颖心动不已,特别是那些透明表皮的,“透过表皮能看到里面的馅料,颜值非常高。传统馅料不稀奇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制作巧克力汤圆的视频教程,想自己动手做做看,让奶奶尝一尝我亲手包的汤圆。”赵颖说。

按照教程,赵颖一步一步尝试起来。她先将榛子巧克力用刀切成小丁备用,再将糯米粉放在大盆中,分次添加温水和成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适宜的小剂子,接着将切好的榛子巧克力包进糯米面团里,直接下锅煮即可。同时,她还用剩下的糯米面团制作了一些花生芝麻馅儿的汤圆,在水里煮开后立即放在冰箱里冷冻,两小时后取出来放入已经融化的巧克力中,便成了花生巧克力汤圆冰淇淋,“口感十分丰富。”赵颖说。

赵颖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中,都是奶奶做汤圆给大家吃,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只好去超市买现成的,“但超市的汤圆怎么也吃不出家的味道。”赵颖笑着回忆说,小时候为了能多吃一碗奶奶亲手制作的汤圆,她经常跟孪生哥哥抢着吃,嬉笑打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自己21岁了,因为在外省上学,很少有机会跟奶奶聚在一起、陪她说说话,“哥哥在另一个城市上班,我本来想包点汤圆给哥哥寄过去,但又怕不保鲜,便放弃了,只拍了个制作汤圆的视频给他看,提醒他别忘记吃汤圆。”

“过完元宵节就要开学了,我已经订好了返程回校的高铁票。回校后,我要认真完成毕业作品,准备迈入人生的下一个起点。”赵颖说。

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刘晓兰 王夏禹 张金宇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