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区:“农”墨重彩“绘”丰收 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粮食连年丰收、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淮安区农业农村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攻坚为统领,按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创新驱动、争当第一”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推动常规工作再上台阶,重点工作加速突破,努力为全区“十四五”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贡献。

稳住农业“基本盘” 守护群众“菜篮子”

淮安区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确保全年粮食面积199.13万亩、总产97万吨,新增优质食味稻3万亩以上。抓好重要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全年生猪饲养量65万头以上、年底存栏量23.5万头以上,家禽年饲养量900万羽以上;蔬菜、渔业生产面积分别稳定在14万亩和7万亩;新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5%,努力创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巩固脱贫成果 接续乡村振兴

健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淮安区以“五围绕、五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加速衔接。在巩固37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151个低收入村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全区324个涉农村(居)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优化整合农村公共资源空间,通过三资平台竞标,有效盘活放大村内闲置校舍、堆堤、水面等集体资源的经营性收入。同时,结合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资产收益扶贫效能。

培育特色产业 增添发展底气

编制好淮安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一张图”,确定“三区四带五园”的全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今年每个镇街要力争建设1个万亩连片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或园区,确保产业规划的落地生根。围绕补链强链,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积极引导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落户该区。确保全年新开工投资3千万至1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5个、新竣工15个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农业项目8个、新竣工5个以上,新招引10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个。力争新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各20家以上。做好全区面上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确保全区创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以上。

治理公共空间 扮靓美丽乡村

对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淮安区牵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效衔接,以全域美丽理念重塑乡村形态,以全民富裕为导向重塑乡村业态,以全员参与为要求重塑乡村治理,以全面发动为目标重塑乡村魅力,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推进万企联万村行动, 围绕全市继续领跑的目标,力争全年竣工各类已启动联建项目130 个。推进乡村治理,抓好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牵头抓好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凝心聚力谋跨越,厉兵秣马谱新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突袭,淮安区农业农村部门逆流而上、笃定前行,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新的一年里,淮安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和争当“好地方”的优等生、尖子生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创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陈奕宏)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