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社会呼唤汽车文明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8亿辆,其中汽车2.87亿辆。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66万辆,创同期历史新高。(人民日报04月07日01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然而,汽车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路怒、违章停车、抛掷杂物、超速、酒驾等现象时常发生,折射出文明的缺乏。车是由人控制的,车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因此,提高人的文明意识、道德意识、底线意识才是构建汽车文明的关键所在。

守住私德,绝不“烦人”。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区内、马路旁本不该停车的地方停着车辆,经常会遇见乱开乱闪远光灯的车辆,经常会听到“无缘无故”响起的鸣笛声。这些“烦人”之举既妨碍别人出行,又影响交通安全。很多人对此“怨声载道”,甚至出现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的现象。要守住私德,常怀律己之心,管住自己的“任性”,多为他人着想,这个社会自然会多一分文明、多一分和谐。

守护公德,绝不“损人”。雨天在经过积水路面时,一些司机行驶不减速,溅起的积水往往会“祸及”旁边的车辆和路边的行人、骑车人。再拿“车窗抛物”来说,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小问题,很可能引起后车发生交通事故,甚或环卫工人为清扫抛撒物而被过往的机动车撞倒。要守护公德,常行利人之举,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分理解,少一份添乱,绝不要“损人利己”这种不道德的精明。

守牢底线,绝不“害人”。 开霸王车、斗气车、超速、酒驾、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等这些行为,归根结底是对法律法规、对他人生命缺乏最起码的敬畏之心,没有“底线”意识。诚然,警察不可能时刻都在,监控也不可能全面覆盖。如果“底线”仅是为了不扣分不罚款,那么驾照本上的12分“侥幸”,必然会导致不幸,终究会自食恶果,害人害己。罚款和扣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守护大家的平安幸福。要守住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心中有敬,才会有畏,有了畏惧,才能遵纪守法,才会尊重生命。

人无德不立,车无德难行。伴德而行,汽车文明的进程才会更快,文明的成果才能更大限度地惠及每个人。希望我们都把自己当成“局内人”,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身体力行践行文明,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支德佳 )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