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唯物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述,可以概括为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怎样开启的,总结中国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领导阶级上经历了哪些失败的尝试,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现代化方式的选择:从被动到主动

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以生产力为起点,波及生产关系,影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变革再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基本矛盾的这种运动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早在15世纪,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江南地区出现了雇佣工人从事生产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进入了萌芽阶段,但是最终没有成长起来。在经济基础上,小农经济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出来的商品自给自足,资本的原始积累十分缓慢。在上层建筑方面,封建社会的统治根基过于强大,资本主义的萌芽很难发展壮大起来。直到鸦片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起步。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资本主义相比于封建主义是“现代化”的生产关系,这个“现代化”一开始就是被动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目标就是把近代以来的被动社会现代化变为主动社会现代化,把依靠资产阶级的现代化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政治道路的选择:从改良到革命

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同时也要求上层建筑的改变。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经济上到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代表要求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走的是上书请愿、借助皇帝支持的上层路线,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试图建立英国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孙中山等民主派选择武装起义,希望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再次改造中国,想要学习法国的思想启蒙。但是,不顾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照搬西方国家经验,注定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以后,李大钊把目标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促使中国向彻底的革命道路转变,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方式和革命目标的转变,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剧烈最深刻的变革。

三、思想文化的选择:从理论到武器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代表多以进化论的观点作为他们价值取向和变革行动的准则。进化论理论原本是为了激励中国人救亡图存,但是经过多次失败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法则不仅成为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的理由,也使一部分中国人从思想上认同自己是“劣等民族”。他们使用的思想武器是陈旧的,没有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经过对西方的各种学说进行尝试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了能够指导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民族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领导阶级的选择:从落后到先进

中国近代推进变革的力量载体几经变化,政治变革的失败根本上是领导阶级选择的失败。太平天国以农民力量为主体,虽然是革命的,但是它代表比地主阶级更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破坏的;洋务运动的主体力量是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上层官僚,是保守落后的反动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政治代表推行维新变法,虽然是进步的,却不是革命的;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代表领导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辛亥革命,但是不愿依靠工农又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有前途、革命最彻底的阶级,是近代一切革命阶级所不能比拟的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从它诞生开始就不断反抗压迫剥削,展现出强大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量,积累了阶级斗争的经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表现,表明中国无产阶级有能力取代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有觉悟、最富革命性、最具远见的革命领导者。早期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来认识社会制度的变迁、用阶级分析来寻找中国前途道路、从剩余价值学说来确立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使命,使以往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豁然开朗起来。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选择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李创 作者单位:淮安市委党校)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