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与党史结合的“大思政课”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正是对“大思政课”的生动注解。上好与党史结合的“大思政课”,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的鲜活事实有效地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延展性和厚实度。

打通思政课堂与党史学习壁垒,增强思政课的厚实度。党史教育不是突击学习,而是要融合进思政课堂。尤其是学校的思政课,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中去,要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在不同的学段进行不同的党史学习规划,小学以故事为主,激发学生历史兴趣;初中讲述红船精神,播下精神的火种;大学以实践为目标,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付诸行动。

关联思政教育与红色遗迹场景,提高思政课的生动度。党史学习教育决不能囿于三尺讲台,要积极走出去开展沉浸式教学。相关单位要积极与重要革命历史遗迹、纪念场馆共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平台。让学生以及广大群众在承载优秀文化的遗迹旧址、文博场馆,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与精神风貌的生产生活实境中增强对“四个自信”的可感度和认同度。

谋求理论知识到思想行动内化,突出思政课的实践度。知是行之始,隔着时空到红色遗迹,聆听历史的教诲,领悟先烈的精神,更是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些可触、可信、可敬的发展成就能够力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助力学生把静态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等内化为自身具体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专业课让学生“学有所用”,思政课却让学生“用之有方”“用之为民”。我们仰望先烈,追思故人,建铮铮之民族铁骨,寻道义之共产主义。我们更身处其中,亲历着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复兴之路,更应奋力拼搏,谱今日中国华章。(曹珂)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