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江苏淮安:把实事办到残疾人心坎上

       残疾人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残疾人法援惠残、“辅具共享”便捷化服务、“1+10”盲人创业帮扶,淮安市围绕“四件暖心实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基本着力点,推动助残工作往实里做,往残疾群众心坎上做,使残疾人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残疾人服务机构“升级加码”

日前,在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镇残疾人之家,记者看到,按照新建设要求“提档升级”后的残疾人之家面积更大,功能更全。使用面积400平方米的残疾人之家配套有辅助性就业室、文化活动室、休息室、日间照料室等,常态化为36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2020年,淮安市残联实施并完成了重度残疾人居家照护服务项目,全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基本解决了残疾人生活、就业、康复等需求。为进一步助推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今年计划对全市162个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提档升级行动,从机构环境、服务内容、资源利用、服务延伸、管理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巩固、优化、提升,实行点对点打造。目前已制定下发《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方案》,有36个机构完成优化,已持续为3000余名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康复、文体、维权、辅具适配等服务。

“今年3月,我们还出台了《重度残疾人居家照护项目服务管理规范》,进一步巩固去年残疾人居家照护服务项目成果,从平台再升级、服务对象再精准、服务标准再细化、服务融合再深入、服务数据再优化等五个方面入手,推动全市居家托养服务高质量发展。”淮安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万立贵说。

开展“残疾人法援惠残”行动

日前,淮安市开通残疾人远程视频接访平台,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开通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远程视频接访平台,形成残疾人(专职委员协助)、残联调解员、律师等人员组成的多方远程视频接访网络,并逐步扩大到法援中心、法院,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司法调解和权益维护。

淮安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1万余名,市残联针对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现实需要,从残疾人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残疾人维权保障新平台,开展“残疾人法援惠残”行动,打造“淮安残疾人1+2+N”法援惠残品牌。据介绍,“1”指一支法援惠残联络队伍;“2”指一个维权中心接待场所和一个网络视频虚拟接待场所;“N”指多起典型维权案例。现已出台《关于调整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小组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组成人员的通知》,拟定“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情况登记表”,网络视频虚拟接待场所已建成。

  

此外,法援惠残联络队伍组成人员来自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八个单位和群汇知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以党员为主要力量,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提供“辅具共享”便捷化服务

日前,家住清江浦区的60岁老人徐翠兰因不慎滑倒,导致腿部骨折。“我母亲因为骨折需要轮椅,但我们只是需要一小段时间,如果买回家以后也是搁置,这样太浪费钱了。”

徐翠兰的女儿后来听说市残联来小区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有宣传过辅具租赁服务,就去市残疾人辅具器具服务中心咨询,顺利租到了轮椅。“真的太方便了,市残联的这个短期租赁服务真的是想到了我们心里去。”

据淮安市残联辅具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淮安市探索辅具租赁模式,已制定辅具租赁管理办法,采用租赁、借用等不同方式,填补了因病致残,因老致残人员的短期辅具使用需求的空白。不同的辅具租赁价格不同,普通型辅具(普通轮椅、手杖、助行器)短期租赁不要钱,比如一个月内;中长期租赁也就几块钱一天。截至目前,已为15名有需要人士提供了租赁服务。

开展“1+10”盲人创业帮扶行动

日前,淮安市残联志愿者对全市的盲人保健按摩店进行上门服务,帮助盲人群众注册美团商户,进行线上推广。“太及时了,我们一直想进行线上销售,有了残联的帮助,终于可以梦想成真了。”市区一家盲人按摩店老板乐呵呵地说。

记者了解到,“1+10”盲人就业创业帮扶行动即建设1个盲人按摩就业实训基地,打造10家盲人按摩机构示范点。当前,淮安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正在加快推进盲人按摩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招标工作已完成,即将进场施工,并全面梳理全市就业年龄段视力残疾人信息,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轮训盲人按摩师100名。同时,中心已协同相关单位对10家盲人按摩机构进行统一风格硬件升级,对相关费用进行补贴,联系专业团队进驻盲人按摩机构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管理分析咨询、门店营销策划等服务。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通讯员 陆耀琴 羊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