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脸色”是评判干部政绩的“显示屏”

群众“脸色”蕴藏着民意,显示着心声,从群众“脸色”这块“显示屏”中,可观党员干部工作得与失,成与败。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群众对党员干部才会有“好脸色”。

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抱怨“睁眼忙到黑”——建剧院、修广场、扩公园……结果却是吃力不讨好,群众不领情。为啥?原因很简单,没有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疏于调查民情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才能真正把基层反映强烈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搞清楚、摸准确,才能让党员干部的工作更加贴近民意,群众脸上才会有喜色,露笑容。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群众观点,树立“看民意办实事”的服务理念,细心观察群众“脸色”,以群众的喜怒哀乐检验自身工作成效。

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党员干部需透过群众“脸色”这块“显示屏”,认真观察思考自己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是否把布置当落实,碰到困难就推诿,遇到矛盾就绕道;是否对群众缺乏感情,甚至遇事害怕群众,处处防着群众;是否对群众利益不维护、不作为,在一些问题上与民争利;是否有特权思想,利用手中权力和工作之便捞取好处,等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厘清思路、谋划举措并明确整改时限。这样,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才会有好口碑。

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群众心里有杆秤。党员干部是否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下基层是“做事”还是“做秀”,问题解决实不实,工作做得到不到位,哪些问题还留有“尾巴”,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因此,要想群众给出“好脸色”,就必须站稳群众立场,群众思什么、缺什么、需什么,党员干部就想什么、补什么、帮什么,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急盼的每一件事,力求做到符合群众“口味”、体现群众“心声”、把握群众“脉络”。勇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靠群众支持,请群众检验,让群众满意,这样,干部的“分值”才会升起来,群众的“脸色”才会更好看。(韩静宇)

融媒体编辑 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