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百年,一直在”大型网络寻访活动】“马背工厂”的“奔腾”之道

“身边——一百年,一直在”

大型网络寻访活动

第五站来到了淮安群众看报室

成立一年多时间

为推动淮安抗日救亡活动开展

起到重要作用

第六站

小布来到了淮阴卷烟厂

       身边


走进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淮阴卷烟厂的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厂聘一级技师张立军在设备之间来回穿梭,一边紧盯显示屏运行参数,一边查看流水线上的生产情况,豆大的汗粒从脸颊旁一粒粒落下,浑然不知。

“老张是我们的技术大拿,专治设备‘疑难杂症’。”周围同事这样评价张立军。张立军说:“遇到困难,只能一点点硬啃,一点点摸索。我们是革命年代成长起来的老牌企业,要把70多年的红色基因与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近30年的工作中,张立军一直扎根设备维修一线,努力钻研更好的维修技法,如今,他把自己的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周围的同事,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建设、人才梯队建设贡献着力量。

党史

来到厂史馆,你会被红色的主色调所吸引。“红色”正是融入烟厂血脉之中的色彩。

1945年,创建于烽火之中的淮阴卷烟厂,被称为“驮在新四军马背上的工厂”。当时,淮海区华新烟草公司隶属于新四军三师十旅,盐阜区新华烟草公司隶属于新四军三师八旅。1948年,两个烟草公司合并,定名为“华新烟厂”。1963年,华新烟厂更名为“淮阴卷烟厂”,并沿用至今。

厂史馆内,陈列的三轮手推车、手摇卷烟机等老式制烟设备显得十分简陋。

淮阴卷烟厂宣传管理员任友国介绍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厂的同志们战时上马杀敌,闲时下马生产。在隆隆战火和枪林弹雨中,同志们利用手摇卷烟机等一些简陋的生产工具,坚持卷烟生产,粗糙的包装纸、质朴的商标图案,饱含着革命豪情。一包包“大众”“飞机”“牛郎”“鹰球”“金狮”等牌号的香烟,受到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珍爱。

手记

红色基因,匠心之作。采访中,淮阴卷烟厂的文化长廊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长廊记录了淮阴卷烟厂老中青三代的“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们的工作心得。这些榜样用“三牛”精神书写着时代华章。他们专一行、精一行,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是勤恳务实的“老黄牛”;他们主动担当,开拓创新,是技术攻关、提质增效的“拓荒牛”;他们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发挥技术优势传道授业,是育人成才的“孺子牛”。

在淮阴卷烟厂,正是“张立军们”的“匠心”坚守,企业才能位列中国纳税50强、江苏省税利5强,成为我市第一税利大户。企业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多个全国性荣誉。

如果你的身边

有类似的场馆、地点等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也可以

拨打电话15861791240

与我们联系

融媒体记者 何渊 胡凌轩 干石泉

通讯员 刘毅伟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