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清除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二 让水更清河更美 ——记涟水县“三水”清除百日攻坚行动

河面上的水葫芦迅速被自动捞草船“吸”上船,再由传送带传送到船舱里,很快一大片的水葫芦被清理一空,河面变得清澈起来。这是日前涟中干渠打捞水葫芦的情景。

“组织有方,措施得力,为其他县区‘三水’清理整治工作开了个好头。”6月1日,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于立忠一行来涟水考察,对该县在全市率先进行“三水”清理整治工作表示肯定。

为落实省市关于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部署,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涟水县从5月28日起,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河道、沟渠的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以下称 “三水”)开展集中清理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通过强化督查考核、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长效管理保障措施,将实现我县‘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景象。” 涟水县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彪说。

强化组织领导。涟水县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镇(街)、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组织架构、落实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镇(街)级总河长是“三水”治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职尽责,把“三水”问题作为河长巡河履职过程中重要一项巡查内容,发现一处、处理一处,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实行部门协作。县河长办负责《实施方案》《考核细则》拟定,承担全县“三水”清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和考核职责;县生态环境局负责水质和水体污染防治,开展入河污染源调查、执法和监督管理,侧重“三水”源头控制和打捞上岸的“三水”妥善处理的技术指导;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县农田范围内“三水”的整治技术指导,防止“三水”进入沟河;县住建局负责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结合城区防汛排涝做好城区“三水”整治;县交通局负责所辖航道、城乡路边沟的“三水”整治的指导、监督;县水利局负责古淮河、盐河、涟河、漪河4条河道城区段的“三水”整治,指导推进农村河道和村庄河塘沟渠疏浚整治;县财政局负责专项经费,为“三水”清理、打捞工作提供资金支撑。

加强联防联控。全县各镇(街)、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河道、灌溉渠道及大中小沟等水体的“三水”整治清理工作,立足于防早、防小、防在本地,实行就地打捞、科学清运、妥善处置。跨行政区域的沟河渠道,镇(街)之间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三水”集聚、转移前,上游地区及时通报下游地区;上下游、左右岸地区协商划出一定区域,作为协同打捞区,互相支持,联防联治。各级河长办建立“三水”联防联治机制,确保河长之间沟通有途径、“三水”问题处理有平台、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

强化动态管控。该县河道管理部门在加强巡查力度、频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信息化平台等科技措施,加强预测预警,确保“三水”问题一经发现,迅速上报;县相关部门、各级河长办分清责任,督促责任单位、河长、属地政府立即开展治理,防止跨区域流动,造成大面积爆发。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在行政区划河道断面处,因地制宜、因河施策,采取“相互协商、轮责管控、共担经费”等多种形式,把“三水”问题消灭在本地。

推进综合治理。该县各镇街、开发区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探索“三水”综合利用方式方法;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水美乡村建设等,统筹推进“三水”治理专项行动,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打捞效率,避免重新生长,或造成其他二次污染。

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融媒体编辑 曹盈

通讯员 羊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