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变“匠” 产改赋能 淮安经开区照亮产业工人成长之路

“目前,我们公司立足‘工厂化加工、装配化施工’,已逐步形成幕墙构配件加工、门窗设计加工、不锈钢金属制品加工等多个配套产业。为引导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我们积极完善培训体系,严格执行三级培训制度,通过练兵挖掘技能带头人,2020年累计培养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6名、一级建造师3名、二级建造师6名。”日前,江苏鸿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恩东自豪地介绍。

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是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法宝。经开区充分尊重企业,努力激发企业的改革热情,随着改革力度持续加大,产业工人真正感受到了产业改革的力量。

党工共建 让工人的认同感更强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在经开区企业工委和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共同开展的“送学进企业、共话发展路”主题活动中,淮安富士康科技集团党员李德生表示,“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能帮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这样的活动,我们很欢迎,也很喜欢。”

经开区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有效结合整合“党”“群”资源,建成经发集团、韩泰轮胎、和兴汽车等6个劳模党支部,建设“党工联合之家”16个、“党员劳模创新工作室”10个,培育“党员技术能手”181名,全区市级以上劳模122人中有党员68人,经工会推荐的正式党员24人、预备党员24人,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奉献热情。

此外,围绕企业需求,经开区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会、“思政教师进企业、劳模精神进校园”、“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解读会”、“学党史、温党情、知党恩”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思政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医生等走进企业开展专题培训、举行座谈会等20余场,大力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

赋能成长 让工人的进步更快

今年5月,从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韩泰轮胎江苏工厂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师周向阳喜获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是周向阳继荣膺淮安市劳动模范后再获殊荣。伴随着产改的推进,周向阳从一名普通维修工变成专职技能导师,又沿着公司为技术人才量身定制的成长晋升阶梯,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自2007年担任创新工作室培训师以来,周向阳通过技改为企业节省了5271.95万元的成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已为企业培养初级技师2088人、中级技师1005人。

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改革重点。为此,经开区一方面出台《经开区聚集产业基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百企千才”培育计划》《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归雁”“筑巢”“引凤”“强基”“安心”等硬核行动吸引人、留住人,力争到2023年末,新引进本科毕业生5000人以上、专科毕业生1万人以上,引进和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15000人以上、其他各类基础人才2万人以上,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适应经开区发展需求的产业基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青创杯”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等活动,从拼“速度”“体力”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如今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被赋予新的内涵,早已成为助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经开区有产业工人7.26万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89万人、初级以上职业资格1.98万人,分别占工人总数的26.03%、27.27%;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达949人,占比居全市第一。

完善保障 让工人的幸福感更强

“感谢公司的技能竞赛,让我增强了本领、增加了工资。”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的孙永兵去年收获颇丰。作为新时期卧龙电气清江电机有限公司重点培育的优秀工匠代表,得益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孙永兵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岗位,深度挖潜,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践行工匠精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经开区,这样的企业、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产改推进后,经开区多数企业实行补充性分配制度,根据技能、贡献等细分薪酬等级,提高技能津贴和学历补贴等,技能型职工收入增幅明显扩大。近几年,经开区产业工人工资年均增长达10%,职工流动率明显下降。为进一步保障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经开区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评选,全区获得各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32家。同时,不断拓展调解渠道,探索联合调解、“互联网+”调解等多样化手段满足劳动者维权需求,将调解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和兴汽车等企业成立“流动仲裁庭”,试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做到“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工厂”,实现劳资双方满意度“双提升”。

此外,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乒羽比赛、职工篮球比赛、百场家庭公益讲座进企业、女职工系列“微讲堂”等文体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了展风采、促交流的平台。一连串的举措,把产改的东风送进企业车间、送到产业工人身边,在全力加速中,经开区的产改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杭卫东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通讯员 冯敏 李达俊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