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洪泽:一个人温暖一座城,幼儿教师用真情写下战“疫”日记

洪泽区的防疫工作行动早,力度大,措施实。

7月24日,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各社区就开始招募防疫志愿者。正值暑假,洪泽天鹅湖幼儿园老师许馨当天就报了名,参加了洪建社区防疫志愿者。《战“疫”,我们来了!》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志愿者,小许老师在她的这则手记中写出的“疫”战感受动人心魄。

这座小城真温暖

7月24日晚上,在高良涧街道洪建社区党员群内,看见招募防疫志愿者的公告。“我是教师我能行”,我成功报名后,等待任务分配。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我刚拔完智齿,提出让我在家休息半天,再投入入户登记疫苗接种工作。

第二天,我来到了盛世华庭小区,开始了志愿者工作。入户登记步骤很简单,只需要核对户主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以及疫苗接种情况,但很讲究方式方法。去早了,居民在休息;去迟了,居民已休息。社区工作者告诉我,要避开上班高峰点段,需要在饭点敲门,确保入户率。

凭借幼儿教师的亲和力,工作开展很顺利,用亲近的洪泽话沟通起来也很顺畅。有的家庭只有一两位行动不便的90岁高龄老人,听不太清我的话,还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还有的阿姨刚看见我的志愿者工作证会立马折回房间拿酸奶、纯净水。几乎在离开每一家时,都会收获一句:辛苦了。

洪泽,这座小城,真的很温暖!

我是党员我能行

7月27日-28日,我的入户登记疫苗接种工作被强降雨打断,盛世华庭小区周边道路积水到大腿,无法进入小区。

7月29日,小城出现疫情,给美丽洪泽按下了暂停键,全区42个小区开始封闭。“我是党员我能行”,我请求加入区教体系统志愿者队伍。

当天,城区开始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作为未封闭小区的居民,我们在当天晚上也做了核酸检测。那天晚上,气温很低,风很大,雨很凉,我穿着薄的冲锋衣站在人群中等候,看到门卫师傅一手为志愿者撑伞、一手打灯,看到登记人员发抖的笔尖、看到引导人员眼眶里疲惫的红血丝、看到医务人员直不起来的腰杆……这一切都觉得好眼熟?这些去年疫情防控时在电视、手机里看见的画面,怎么也出现在我的眼前?

《淮安发布》《洪泽发布》的紧急通知不断更新,24小时待命的我们很焦急。天鹅湖幼儿园的志愿者从1名到12名,有蜜月刚结束的青年教师、有超出规定年龄主动请缨的骨干教师,有党员、有群众,只要所在小区未封闭,且身体健康,就主动加入天幼战疫后备队。只要需要,我们就来!

8月1日中午,我们接到紧急通知开始培训,领取志愿任务,下载指定软件,完成实操演示,我园12名教职工正式成为全区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

没资格半路放弃

8月2日早上5时,我们在区文化中心集合。5时半,我们和2名医务工作者被送到点位。第64组,在洪建社区的巴黎花苑小区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我和同事王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始穿防护服。

第一步戴口罩,就结结实实给我俩一记狠狠的窒息感,口罩是头戴式N95口罩,压完鼻翼不留缝隙,很明显呼吸开始不畅。等到一系列动作完成,防护用品和防护服全部穿戴完,听力骤减,呼吸急促,我的近视眼镜上起了薄薄的一层雾。同组的护士长看到我的镜片告诉我:没事,你马上就适应了,雾多了,水会淌下来,镜片会慢慢清晰一点的,实在不行,你就把近视眼镜摘掉。

“爸,你这么早就下来了!”我扭过头去,想看看我们护士长在与谁说话?原来护士长就是该小区居民,已经十多天没回家,父亲得知她要来做检测,早早就准备好了纯净水和饼干,并在检测点旁等候。看见女儿到了,立马又上楼把护士长的3岁小宝贝也带了下来,远远地看上一眼。真的很不容易,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开始吧。”护士长打断了我的思绪万千,我们开始进入角色,投入工作。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并报一下手机号码。”

“我没带哎!我上次就报号码就行的,这次不行吗?”

“可以的,可以帮您手录,但为了提高效率,请下次一定带上您的身份证哦。”

“好好好!实在不好意思,你们这次有新手段了,真的比上次快多了。”

穿着防护服,不说话还行。我们每采录一个人信息,就要简单说两句,这时就感觉到真的有点吃不消了,碰上年纪大或者方言口音较重的居民,还要贴近他们多问几遍。很快,一向身强体健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窒息的压迫感,脸上的汗水开始淌进眼睛里、流进嘴巴里,咸咸的、涩涩的,不知是不是错觉,还闻到了浓烈的橡胶气球被打足气的味道。

眼镜上的雾气太多了,我拼命上下点头、左右摇头,想让凝结的水汽变成水珠流下来,滑出一丝清晰的视野。渐渐的,我出现了头晕、耳鸣、眼涨症状,手上的工作还在继续,语言表述开始变慢。护士长发现了,问我还好吗?还能坚持吗?抬头看见那么长的队伍,“我有什么资格半路放弃”?我点点头,继续工作。

又过了许久,突然,我们点位医疗耗材告罄。借着等待物资的时间,我虚脱地靠在身后的石柱子上。护士长看见我的异样,立马让我先消毒,再去空旷地带打开面罩和口罩。后来在别人的手机里,我看见了什么叫猪肝色。

调整完毕,物资也送到了,继续进行。

总有人冲在前面

普采十合一结束,回到家,发现自家小区需要支援,立刻开始协助社区人员引导。此时,接到园长的信息,晚上需要成立突击队,进入居家隔离家庭和中风险小区做核酸检测。义不容辞,交接好手上事务,立马前往。

起初,我觉得晚上执行任务要比白天好很多,起码不会中暑。后来发现,是我低估了入户采集的强度和对体力透支的力度。

不同于白天的十合一,晚上的检测是单采,需要一人一管一码,且居住地分散,部分楼层较高,老旧小区楼道狭窄不通风,有的楼道还没有照明灯,我们需要拿着医疗废弃袋、采集试管、试管码、棉签、封条、采样箱、照明设备、消杀用具进行入户采集,这些都给晚上的任务增加了不少难度。

爬了几个六楼,我有点干呕。脚下如同踩着棉花,眼前又开始模糊。是比白天更强烈的呼吸困难。我们组同行还有一位社区人员、一位医生、一位消杀员,大家的每一步,都很缓慢,深夜的洪泽很静,只有我们四人艰难短促的沉重呼吸声。

同行的医生徐志勇告诉我,我们得加快速度,不能太影响居民休息,人家本来被封在家里就容易有情绪,我们又这么晚入户,我们尽量快一点,配合好一点。徐医生知道,我白天刚结束任务就赶来,二话没说,直接拿过我手中的盒子和袋子。其实,他都是我父辈的年纪了,双臂挂满物资缓慢前行的背影,让我红了眼眶。

现在是晚上1点多,不,已经是8月3日凌晨1点多了。居民区的夜路不太好走,两次险些崴脚,突然强烈的痛苦袭来,我可不能吐在这里,重新更换一套防护服又要浪费一百多块钱,略有些洁癖的我攥紧拳头给自己鼓劲儿,硬是把反到口腔里的东西又咽了下去。敲开最后一户的院门,是几位老人,老人家门口没有照明,也无法将身份证稳稳地拿住,我们尝试多次才成功识别,还有的信息是借助微弱手机灯光手动录入。

任务完成,说是爬回起点,也毫不夸张,整理好样品,封箱结束,同行三人瘫坐在路边。负责消杀的小伙子直接倒在地上,实在是没有力气坐起来了。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滞了,说不害怕都是假的,但是,“总要有人冲在前面”,穿上防护服,每个人都是战士。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滚了出来,汗水泪水鼻涕都卡在鼻夹处,缓缓流进嘴巴里,酸酸的、苦苦的。

消毒完毕,脱完防护服,社区的阿姨递了一瓶水给我冲洗,问我:“小姑娘,你是医生吗?哪个医院的呀?”我实在没有力气,就费劲地冲阿姨挤出了笑容并摆了摆手。旁边的社区工作者介绍到,这个小姑娘是老师,主动加入的志愿者。连着干了将近24小时了。其实,听着挺不好意思的,我只是新加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一线工作者已经坚守了14天了,向你们致敬。

最后,借用朋友圈的一句话:你不用知道我是谁,你只需知道我为了谁。

一切都会好,美丽洪泽,有你有我。(孙玉清 许馨)

融媒体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