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秋魅力,涵养人文精神

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有思念故土的忧伤,也有祈求团圆的美好祝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秋出访国外时引用“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深情寄语海外侨胞。

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岳母刺字促儿精忠报国,苏武19年异域牧羊持节不屈,文天祥慷慨就义只为留取丹心照汗青,12岁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家国情怀的传承有其独特的历史特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儿女当坚定信念信仰,将家国情怀融入祖国发展。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时代的青年既站在前辈辛苦打下的起点上,当笃志弘毅,饮水思源,守小家,护大家。

廉洁情怀。“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子罕以不贪为宝,苏轼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吴隐之不惧饮贪泉,终身廉洁自律,杨继忠不私一钱,清廉自守。廉洁奉公,就是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党员领导干部要常反省自身,不忘廉洁,在礼尚往来中把握好尺度,让干净清爽、廉洁过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活常态。

文化情怀。从“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和谐、团结、敬老、感恩,中秋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契机,我们要始终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民族、国家以及政党的自身文化价值,始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李慧)

融媒体编辑 曹盈

责任编辑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