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时代影视创作传递“中国精神”

10月6日,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26亿,击败《007:无暇赴死》;10月10日,《长津湖》票房突破40亿,超越美国大片《敦刻尔克》成全球战争片票房冠军;截至10月19日晚,电影《长津湖》票房已经破50亿,暂列全球年度票房榜第2名,也是本年度单日票房破亿天数最多的电影,被外媒赞叹称是疫情暴发以来好莱坞电影无法比拟的惊人数字。

电影《长津湖》颇受国外媒体与观众关注,更多的外国人以此为契机,看到了中国视角下的历史,看到了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这些关注本身,就是一场中国电影的巨大胜利。

中国电影的大热,是中国创新求变力争海外舆论场的标志。长津湖是一场惨痛胜利的战役,但是在此之前,所有关于这场战役的电影描述,都是以西方的视角进行的。近年来,我们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去讲好中国故事,去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而电影因其独特的传播性、叙述性,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功夫片到美食纪录片再到如今的历史片,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文化输出有力地打破了“刻板印象”。我们珍视历史,我们记录历史,我们试图让更多的人看见,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积极地用电影手法翻开中国近代史的血泪篇章,让世界看到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

中国电影大热,是政策扶持、行业坚持、观众支持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工作者努力打造的核心题材,对此国家和各省市均有专项扶持计划。据《电影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票房(30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美,成为该年度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其中四部中国影片跻身全球票房前10名。庞大的市场与全球领先的受众基数,这些都催生着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电影的出现。如去年“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一部《跨过鸭绿江》大获好评;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二十二》,从万人众筹拍摄到公映,更是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让无数观众泪洒银幕。

中国电影的大热,再次印证民族的最终走向世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电影文化才能够真正走向世界。《长津湖》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掺杂在其中,反倒是将其塑造成了一部精彩的群像戏,没有刻意去迎合西方的审美,用最质朴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长津湖》导演之一陈凯歌认为,中国的战争片一定要让观众明白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今天的和平起到了什么作用。有观众在影片结束后肃然起立敬礼,向影片中的英雄先辈们致敬;有观众看完长达十几分钟的字幕后仍然久久不愿离去。银幕之外,年轻的一代更是用吃冻土豆等方式致敬着那段志愿军的艰辛岁月。超过一亿人在这三个小时里得到了最深刻的民族共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时,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使命任务。

《长津湖》为讲好中国故事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期待有更多《长津湖》出现,希望文艺工作者要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愿望与决心。在艺术创作上既要严谨专业,又要尊重观众的情感诉求;既要讲清楚历史真相,又要穿透人心、打动观众。让新时代影视创作传递“中国精神” ,扛起一面红色中国的旗帜。(曹珂 周凌)

融媒体编辑:童淮玉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