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江苏盱眙:以乡愁之名 续写时代华章

秋意浓,果飘香,稻谷成熟,金黄铺洒一地……走进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古桑街道,满目都是丰收的景象。如今,盱眙县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进,平整宽敞的水泥路、设施齐全的10分钟健身圈、干净卫生的公厕已成为“标配”。

为了激发年轻一代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近年来,盱眙县充分挖掘村落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圈,以“一村一品”建设为抓手,建成了乡村记忆馆、党员自律馆、党性教育馆等。

学史忆往昔,不忘来时路

石磨、木犁、耙、小人书、黑白电视机……走进古桑街道龙潭小学旧舍改造的乡村记忆馆,一件件镌刻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记载着古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没有收割机,都是晚上就着月色,几家互相帮忙,一镰刀一镰刀地割小麦、割稻谷。”年龄较长的人们站在村落发展史墙画前,回忆起家乡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分。小小的乡村记忆馆传承着发展史,延续着民风,不仅成为了古桑几代人安放记忆的共同家园,也成为了新一代以缅怀的方式向幸福生活再出发的立足点。

学史践初心,为民办实事

抓顶层、做实功、重实效。古桑街道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聚党心、筑同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一系列惠民、便民、为民的实招硬招,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古桑街道秉持“新老融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现代化新型社区,提升宜居宜业综合环境,仅磨涧新村、贤亮新居农房改善项目就惠及群众近3000人;依托独特的“一街两园”产业布局,招引蓝雁PC建材、江苏纳欧新材料、神力特矿业、希西维轴承等多家优质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达1000余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成4000亩虾稻共生种养基地、500亩黄桃产业基地、200余亩山地西瓜田、150余亩葡萄园,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史开新局,打造新古桑

学史铭初心,不忘来时路,打开了古桑街道发展新格局。古桑街道进一步加强党建联盟建设,发展古桑园街“一体两翼”总体规划,以凹土产业园和港口产业园为抓手,深入研究园街融合新路径,全方位发展新古桑。

古桑街道利用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把“微馆微微+泥土课堂”“微馆微微+红色打卡”“三进三学三讲”活动等打造成古桑特色。此外,还发挥好党员、乡贤等带头作用,以志愿服务搭建群众参与“共治”平台,完善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目前,“向上向善”文明风尚在古桑街道上下已蔚然成风。(高玉飞 李谊苏)

融媒体编辑:袁玥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