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农业工业增后劲 乡村振兴活水来

水稻刚刚收获,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刘河村稻菇轮作合作社的社员们就忙着整地、起垄,把发酵好的基质铺在垄上,种下了大球盖菇菌种。

“我们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扩大了种植规模,一共种了130亩的大球盖菇。”六十岁出头的村民夏洪卫负责蘑菇的日常管理,“种好以后搭上塑料大棚,温度、湿度控制好,二十天后菌丝就能钻出基质,长成菇蕾。”

今年,合作社和上海贸易中心达成了包销协议。“打算赶在菌种冬眠之前出一批菇,头茬菇一亩地收七八百斤没问题。”刘河村党总支书记蒋红军介绍,“菇采到来年五月底,把垄推平,再栽上有机水稻,蘑菇基质就是最好的水稻养料。一年下来,一亩地的稻菇产值轻轻松松超过三万元。”稻菇轮作不仅提高了亩均产出效益,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让刘河新村集中居住点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一个蘑菇棚子至少要5个劳动力,130亩地就有130个大棚,大家都有活干。60块钱一天,按月结账,我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夏洪卫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在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刘河村坚持农房改善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槐香刘河”品牌,中草药种植、稻菇轮作、槐花花蜜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春赏一路槐花、尝天然蜂蜜,秋看金丝皇菊、泡一杯清心,刘河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玉尧村庆隆农业西瓜基地里的秋茬小兰西瓜也到了成熟上市的季节,西瓜棚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并按等级分拣装箱。“今年的西瓜长势好,行情也特别好!”从台州远道来淮创业的陈世斌乐开了花。

“淮阴的气候和土质种瓜没得话说。”在淮种瓜十年的陈世斌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当满意,种瓜的技术也得到了施展。一年春秋两茬,春茬在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上市,秋茬要卖到11月底,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要高很多。庆隆的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在逐渐改变当地的西瓜种植方式,而淮高西瓜产业的规模和知名度也为陈世斌的西瓜销售助力不少。

西瓜是淮高镇的传统特色农产品,棉花庄西瓜以脆甜爽口远近闻名。“我们的西瓜品质逐年提升,现在以大福、军田为中心,已经有近8000亩的西瓜种植面积。”淮高镇农村工作局的陈樾介绍道,“今年我们向上争取了340万元西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扩大西瓜种植面积,推广西瓜种植技术,改进西瓜种植方式,进一步打响棉花庄西瓜的品牌。”


乡村振兴有声有色,工业经济也红红火火。江苏开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巨大的搅拌机器将水泥、砂、石等原料加工成混凝土,随后被运往各个施工工地。

“淮高镇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公司今年把总部也搬过来了,这就是我们新建的办公楼。”公司副总胡居贤指着正在建设的一幢五层大楼向记者介绍道。“公司明年还将新增热再生生产线,形成从服务高等级公路桥梁、城市道路桥梁到地方路桥的全方位能力,发展壮大公司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淮高镇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聚焦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让农民增收、有产业基础的项目,让百姓口袋更鼓、经济硬核更强,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发展图景。(杨彪 刘须连 袁维枫 王晓娜)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