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高凤来栖 花开蝶纷至——淮安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钢架林立、机器轰鸣……在位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和兴汽车铝饰件及轻量化结构件生产项目建设现场,项目主体已出正负零,施工人员在对厂房基础承台进行混凝土浇筑。据悉,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315万根汽车铝饰条、销售收入超15亿元

“自项目签约以来,经开区在土地清表、前期手续办理、现场施工等环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整个生产项目得到快速推进,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与经开区未来发展合作的信心。”江苏和兴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高级经理杨光军说。

正如市委常委、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子佳所说,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项目能不能引得来、落得下、建得成,又是判断营商环境优劣的显性标尺。

近年来,淮安经开区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改革先行,强化需求导向,持续打造“公平、诚信、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给客商以可预期的未来,助力“营商环境示范区”建设,推动经开区“二次创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仅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完成外资到账274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17.99%;新设立外资项目33个,同比增长94.12%;协议利用外资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05%。

强化需求导向 深耕服务厚植发展沃土

“提出复评申请不到一个月,就安排审查,恢复了我们的A级资质!淮安市及经开区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我们得到了实惠!”回想起今年六七月份淮安经开区管委会帮助企业申请复评企业纳税信用级别的经历,膳魔师管理部部长郭利意感触颇深。

郭利意回忆,今年6月24日,他向经开区营商办提出企业纳税信用级别由B级复评为A级的申请,次日,营商办相关人员就进企业现场核查,随后组织专门团队,会办纳税资质申报程序,深入调查评估,协助重新发起申请流程,经逐层上报市、省税务部门,不到一个月就正式恢复膳魔师纳税A级资质,为企业发展提供积极助力。据了解,今年1月至10月,膳魔师实现营业收入近4亿元,同比增长近30%;缴纳税金约5600万元,同比增长55%,实现销售、纳税双增长。

于企业而言,优质的纳税信用是长远发展的“金名片”。而于淮安经开区而言,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该区广大干群对此已形成共识,他们不断强化需求导向,在内涵丰富提升上持续发力,为全区所有企业提供精细化、特色化服务,厚植发展沃土。

以诚信为基石,打造安心放心的营商环境。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构建形成区领导挂钩帮办,帮办单位、帮办员协同落实,联络员同步监督的服务体系,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氛围。开展全区规上企业“家家到”活动,今年以来已走访区内企业143户,实地解决企业经营问题63件,为全区企业累计兑现各类奖励资金3485万元,为297户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支持25.97亿元,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办好事、解难事,坚决杜绝“空口许诺”“新官不理旧事”等伤害客商感情、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以法治为保障,打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强化依法行政理念,坚持有诺必践,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十项措施》,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活动,加大对客商合法利益的保护力度,着力打破各种政策壁垒和制度障碍。推行“柔性执法”理念,探索“包容审慎监管、首错轻微免罚”机制,坚持城市管理领域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按照便民利企、疏堵结合、刚柔并济原则开展专项整治,打造服务型执法机关。

以高效为追求,打造方便快捷的营商环境。深化“2330”审批改革,精简一切不必要的手续、流程、证明,推行一窗受理、部门协同、分类处置、统一发证的“集中审批”模式,实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等审批制度,实现开办企业冠省名1.5个工作日、冠市名1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交易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施工许可平均17.5个工作日办结,让群众、企业能够切身感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经开区营商环境。

坚持改革先行 便民利企激发发展活力

在位于淮安经开区的鑫盛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七栋厂房和一栋办公检测车间约12.2万平方米的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剩余四栋厂房建设工程也在有序推进。

“工程进度比原计划超前了近五个月!从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到项目建设,经开区的服务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淮安速度’,我们对项目提早开工投产有信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去年6月30日,总投资50亿元的鑫盛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淮安经开区,但签约到开工之间的诸多手续和企业迫切投资发展的需要严重不符。为此,该区加快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项目征地报批等多项改革,创新“云勘察”审批模式,“代办中心”主动介入,全程代办相关手续,并于当年11月18日实现项目顺利开工,使之成为该区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重大工业项目案例。

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立足企业需求,紧扣便民利企,淮安经开区坚持深化改革求突破、优化服务提效能,以更大力度、更有力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政务改革。以经开区新政务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支点,推动全部审批事项进大厅,实现“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推行线上审批“一表申请”至简模式,今年1月至9月,政务服务中心办件15.4万件、网上办件6.2万件、接受咨询4.3万次,完成54个项目141个代办事项。在“2330”基础上,重塑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分类策划、告知承诺、联审联批等机制,打造项目策划生成、建设条件确定、设计方案审查、“五证联发”的审批新模式,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的项目服务品牌。2021年以来,已为程鸿金属、凯盛建设、恒龙装饰等5个项目在一天内办结“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项目数量全市第一,经开区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优化网格服务。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在全市率先推进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出台企业服务标准30条,精准开展点对点挂钩服务。13位经开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带头挂钩帮办5到8家企业,区直部门、单位明确74名帮办人员,对全区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建重点项目、列统企业培植对象挂钩帮办全覆盖,其余企业由所在园区、街办负责服务。

强化政企互动。举办七期“党政亲商双月谈”活动,累计收集企业反馈的诉求和问题72件,办结66件,持续推进6件,致力打通联系和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按照“企业质态好、业主支持度高、社会形象好、企业党建好、廉洁文化建设好”要求,打造和兴汽车、威灵电机、威博液压等四个政商交往示范点;打造“企业家沙龙”“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服务品牌,放大行业协会、行业联盟作用,进一步畅通交流渠道、近距离聆听企业心声,实现辖区内企业活动共联、信息共享、资源共融。

突出党建引领 红色矩阵激活发展“密钥”

“急需18家配套企业为我们供应原料!”去年3月中下旬,复产在即,鹏鼎科技供应链告急。在了解企业需求后,淮安经开区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系对接,明确复工标准后,突击验收,在确保达到复工条件的前提下,3天内完成辖区内17户配套企业复工验收,并积极协调辖区外的一家配套企业复工,为鹏鼎科技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个助力企业高效复工的典型案例,最大的“功臣”是淮安经开区的“5G”(五共)党建联盟。据了解,“5G”党建联盟紧紧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品牌共创、成果共赢”的基本原则,12家市直单位和133家企业打破行政隶属壁垒,联合打造组织部门、职能部门和企业党组织联建联创工作新模式,对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迅速响应,做到“第一时间有回应,第一时间见行动”。

近年来,作为我市经济建设主阵地、工业企业集聚区,经开区把党建工作作为“书记项目”,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强服务,以党建融合、党建激活的新形式,拓宽服务企业新思路,在“5G”党建联盟建设、台企“红色服务矩阵”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新冠疫情期间,和兴汽车成立党员突击队,全力克服疫情导致海外订单锐减的不利影响,带头推动生产成本解决、重点项目攻关,产生直接效益4000万元。党员带头、党建引领,强劲推动台企高质量发展,这正是该区着力打造台企“红色服务矩阵”的初衷。

在台企“红色服务矩阵”品牌打造中,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十条措施”,从补贴新建党组织启动经费、保障党组织书记待遇、提高阵地建设经费补助等10个方面加大激励措施,全面增强了台企党建的工作引力。针对组织难覆盖、队伍难壮大等台企党建绕不开的难题,该区创新运用政治联抓、组织联手、队伍联盟、阵地联创、活动联动、工作联通“六联工作法”,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工建、群建工建促党建”的机制优势,以成立群团组织等方式找准突破口,推进党的工作覆盖,再通过优先发展党员、联合组建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覆盖。

“让企业不断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才能把党建工作做深做活。”淮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葛玉海表示。经开区开展融入企业生产、融贯经营管理、融通企业文化“三融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区42个村(社区)与台企结对共建,村(社区)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人、厂房租赁等问题,企业在村(社区)招商引资、扶贫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徐杨街道邱圩村借助此模式,盘活华诚工业厂房,先后招引定圆电子、特耐王包装等12家企业进驻,村集体收入突破70万元。

台企“红色服务矩阵”,有效破解了台企党建“业主支持难、组织组建难、工作规范难、作用发挥难、典型打造难”,已经成为“台企党建看淮安”的“经开区样本”。目前,该区累计成立台企党组织15个、覆盖台企30家,台企党组织应建组建率100%,在富士康、和兴等台企建设“党工联合之家”10个。

融媒体记者:杭卫东 唐筱葳

通讯员:蔡锦 苗玉圃 彭锋 王峰 马晓苏

融媒体编辑:童淮玉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