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淮安】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我市专家团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日前,我市各驻淮高校、科研院所聚集自身优势学科资源,紧扣淮安特色农业发展需求,针对农业“卡脖子”问题进行逐一攻关,逐渐形成“一校(院)一特色”的新格局。“淮安农业技术领域的各专家团队作为‘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践行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为淮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表示。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制定政策激励措施、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构建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提升政产学研合作水平等方式,激励农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推动淮安科技成果转化。

挖掘利用优势资源,助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市以虾蟹为主导,强化院校合作,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小龙虾与螃蟹为主的特色水产业。淮阴师范学院特色水产专家团队立足地方水产产业状况,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导向,围绕“小龙虾”“中华绒螯蟹”“加州鲈鱼”开展研究,并取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中,集成的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在全市累计推广56万亩,约占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总面积的1/3,有效降低农药使用60%、化肥使用50%以上,每亩效益提高2000余元。基于生态饲料研发、微生态制剂靶向施用等技术的大规格优质扣蟹培育方法,每亩效益可提高6700余元,为企业年利润增加260余万元。特种鱼类大规格苗种控温与反季节高效培育技术年均推广面积1000余亩,大大缩短了鲈鱼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近三年,该团队开展河蟹等特色水产养殖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养殖户2000余人次,直接带动产业新增产值9000余万元。

以种质资源创制为抓手,促进相关配套技术发展。淮安作为江苏省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市农科院紧紧围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开展新品种选育、稻麦生长调节剂、育秧专用肥等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淮麦33”首次超过“烟农19”,成为淮北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田间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达827.5公斤,实现我省小麦亩产超800公斤的新突破。“淮麦52”与“淮麦43”等6个小麦品种经营权转让,收益790余万元。淮稻和淮麦新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年均推广种植面积超1200万亩,“淮稻5号”年均推广超700万亩,位列2018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年度百姓欢迎的水稻品种”第一,成为全国第四大、江苏第一大粳稻品种;“淮麦22”入选国家主导品种,“淮麦33”以1033万元创造全国小麦新品种转让价之最,与之配套的调节剂、水稻育秧专用肥的研制也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旱秧绿3号、拌种剂、专用肥及劲丰谷德等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以联盟为依托,促进淮安畜禽产业“规模、生态、高效、科技、健康”发展。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申报、创立市畜禽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该联盟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淮安畜禽产业链进行全方位调研,对规模畜禽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进行仔细梳理,以“引导地方规模畜禽产业发展、推动畜禽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宗旨,促进畜禽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在种猪高效繁育及优质健康养、安全健康生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该联盟已协助推广3万余头母猪、48.6万余头肉猪至安徽、四川、福建、广东等22个省,实现产值逾9.8亿元、利润近2亿元;技术成果覆盖江苏9个设区市,建立18个核心示范基地、55个技术示范点,对接80多个乡镇342个新型经营主体。近三年,在我市累计推广母猪25万头、商品猪500万头,增加经济效益约2.2亿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融媒体记者:左文东

通讯员:仇志华 王小青

融媒体编辑:潘永勇

责任编辑:童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