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至上”理念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工作是时代的号角,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要注重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承担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创造精神动力、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使命。

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中国几千年的文艺史,就是一部歌咏生活、歌咏人民的创造史。《诗经》是我们先民生活的诗意写照,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艺形式,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都是在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中传承发展的。连续多年重播率最高的刑侦剧《重案六组》,拍摄前全剧组演员下沉到刑警生活中去,真正跟刑警的形象贴合到一起,才有最终生动地呈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多彩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是促进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可靠途径。

服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文艺才是真正的文艺。近年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战狼》系列、《长津湖》等获得高票房,电视剧《大江大河》《觉醒年代》《山海情》等收视屡创新高。这些好口碑作品将正能量、主旋律与受众兴趣点巧妙结合,并且吸引了大批90后、00后粉丝群体,滋养了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广泛深入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不断更新创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和手段,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终生课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是心态问题,也是姿态问题,最终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变成实际行动。铁笔圣手赵树理正是深切感受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才能自然自在地写出真正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成功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近年来,文艺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下基层等活动,将最好的精神食粮送到人民群众身边的同时,从中体会人民群众创造力的伟大,从而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实践反复证明,以“深扎”提升文艺的创造力是文艺创作者要用终生追求的课题。

诚然,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还需艺德来“保驾护航”。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应坚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必修课,要将关注度转化为美誉度,把高流量转化为正能量,牢记“国之大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不断锤炼人品、锻造艺品、打磨作品、奉献精品,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赵晗)

融媒体编辑:袁玥

责任编辑:曹盈